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六):信科學也信神水?巫的日常好比水電工? 宗教作為對知識體制的批判

今日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過去的人或許從不知道;過去的道理如今也可能顯得無比荒謬。回顧歷史,有時一個人身上看到彼此衝突的信念體系;有時候以為扞格的體系卻彼此安好。理解具主導性的知識體制與宗教之間關係的變化,是讓我們能重新思考、批判當前知識體制的一種切入方式。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五):跨越性別與「正常」的疆域 領導力、網路文學和前現代醫療

從對伊斯蘭世界的刻板印象、冷戰與殖民架構如何影響當代亞洲社會中的宗教、宗教師實踐中對領導力的重新探索,網路文學所再現與想像的方術又怎麼反映當代科技、批判性別分工;一路談到女性生產、身體的正常化問題。背後貫串的是宗教學的跨學科特性,如何跨越既定的疆域與分界,讓我們的理解與認識不會追丟充滿生命力的生活現場。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四):比丘尼和守貞女的故事 鬆動性別、種族與階級的本質化結構

重新以瀰漫交織看待宗教,能提供我們理解當代世界的不同視野,鬆動群體間的本質化,比如透過動物的宗教情感,我們可能跳脫人類中心,意識到信仰的其他可能。透過比丘尼、守貞女等女性群體在不同歷史脈絡中,怎麼保有自己的差異、空間與能力的故事,能進而幫助我們面對當代多元族群、性別與權力的結構不平等,走出不同的路。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三):去標籤化的同時避免標籤化 在歷史中看見歧異的能動性與身分認同

過去的人們怎麼看待占卜、方術、魔法、儀式或經典?他們都會說那是「宗教」嗎?符合哪些標準或元素,我們才會稱之為宗教?這個範圍會變動嗎?宗教和理性、知識體系的關係在歷史中不斷變動,這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有什麼關係?西方宗教模式影響當代對宗教的理解,這些模式或典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二):看見生活中的宗教 農村人眼中的天主教與漸趨多元的宗教師訓練

談到制度性宗教,可能馬上聯想到保守陳腐,然而普通信徒是怎麼看的?當代社會的宗教師與其訓練,看似與百年前隨的傳教非常不同,但其實有著理解上共同的切入點?《時差》第十二期播客從方方面面,談彌散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宗教,透過歷史去理解宗教生活化的樣貌;也從宗教師的實踐中,去看西方社會「宗教自由」面對當代尊重多元的調適。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一):當代宗教學培育場景 宗教師、跨領域和歷史學

如果我不信教,宗教就與我無關了嗎?研究宗教的人都要信教、都很嚴肅嗎?宗教學研究只關心那些在教堂、廟宇跟儀式裡的人們嗎?為什麼宗教生活跟理解這個世界息息相關?《時差》第十二期播客從方方面面,談彌散在生活中,和歷史、文化、政治、社會不可分的宗教,宗教研究學者和宗教師從他們踏入相關領域的歷程談起。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轉載-時差】
「華語語系」:華語世界的權力、多元、和流變(下)

更多的社交媒體、學界和媒體都嘗試和日常生活互動,也在幫助我們尋找新的語言,新的對話可能性。如clubhouse的出現,證明大家有非常多的對話需求。但是因為過去對話的不可能,所以導致我們語言的有限。華語語系這個概念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性。或許能夠包容不同的多樣、多元和可能性,為我們提供新的希望。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轉載-時差】
「華語語系」:華語世界的權力、多元、和流變(中)

對「華語語系」概念的不同定義或理解,證明了定義本身的彈性跟多樣性。華語世界內部的多樣性跟邊界的開放性,這個概念本身也不斷流動,就如同中國的概念那樣。從歷史上來看,從明清甚至是更早開始,不斷變動的邊疆已經待來定居殖民或是文化上的交互,對以漢人為中心或儒家為中心的中國歷史理解,有所鬆動,產生新的思考。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轉載-時差】
「華語語系」:華語世界的權力、多元、和流變(上)

史書美提出的「華語語系」概念沿用去殖民研究的脈絡,來反思漢人與中國中心的歷史、語言、文化。這個經典定義不斷發展,在學界逐漸取代過去的「漢語」、「華文」、「中文」等用法,華語語系的概念為我們自己尋找身份帶來了可能性。也幫助我們抵抗單一和二元的論述,重置邊緣社群和它們的歷史,看到多元、流動、彼此生成的邊界和權力關係。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