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於 2019年舉辦「創傷與照顧:華人社會家庭脈絡下的思考」五場系列工作坊,主題涵括性侵倖存者、政治暴力受難者、罕見疾病及安寧療護等;透過邀請實務工作者進行經驗分享,與來自心理學、精神分析等領域的與會者對話,讓實務工作的議題與考量進入人文學科的視閾,深化對於華人文化脈絡下何為「照顧」的討論。
第三場工作坊以「彼岸前身與心魂的照見——安寧照顧與哀傷陪伴」為題,邀請和信醫院臨床心理師侯懿真擔任主講人,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林耀盛擔任與談人,從心理師的哀傷陪伴工作談起,反思照護現場的核心——生活與關係的轉化歷程。
臨床現象場及場的能動性
侯懿真心理師從「愛」的角度切入,來談人與人之間的照面、經驗與行動,愛是人與人之間的指向性關係,愛一個人如同將自身目光投射到對方身上,關照他、渴望與之接觸,安寧與哀傷是人們處在這種指向性關係中的歷程。醫療是透過身體這個介面來跟另一個生命相遇的場域,這個場域包含了空間性與時間性,匯集了經驗,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場域中,有著他人與世界。
這樣的「場域」,可以從人跟環境的互動過程來理解。首先,人跟環境最初的互動是感知,更進一步,感受綜合了不同感知,不同的感受又共構出經驗,經驗則需要透過人們自己的活動才能更進一步的取得意義。在場域中,除了空間與時間要素外,還有「人」、還有「主體」,也就是人們以自我為本位進入世界;主體能依自己的力量把握他的對象,在行動中創造新的體驗,整個場域開始運轉,所為的「現象場」就成形了,人們跟對象、跟世界就有了連結。同樣的,臨床的現象場就是包含了照顧者、病患﹑整個醫療環境等的空間與時間,以及其中能行動、創造體驗的主體的一個流動場域。
由於場域是流動的,具有身處其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動性。能動性涉及了主體跟對象之間的關係,可以是人跟人的關係也可以是人跟世界的關係,而人會離開世界(死亡)。
重新思考人的這種場域性的處境之後,再重新思考死亡、安寧照顧與哀傷陪伴,便會發現哀傷工作並不是在死亡發生之後才啟動,哀傷工作是從意識到某人「死亡的可能性」開始的。走向死亡的這個過程不是純粹的消逝,活著是開展經驗的創造或關係的延展,是生命的力量,死亡並不是生命的對立面,而是以內縮的方式將能量遁入另一種跟生命不同的狀態,這種變化過程就是現象場的流變。
能動性可以是關係的指認抑或情感的保存,舉例來說,當一個人遇到了另一個人、產生關係,為了維持這種關係,人或許會改變自己原本的計劃,只為了更靠近對方,這就是一種因為情感、因為關係指認而讓自己具有能動性的過程。
侯懿真提到她的一位個案,以其先生生前的習慣認出了他的牌位,這是個案跟她先生的關係,也是個案與世界的關係,而其中的指認方式就涉及到記憶與情感。確診的癌症病患也會經歷狀態的質變,術前術後、治療過程以及罹患癌症之後的心理狀態都會有所不同,心理師的角色就是協助病患在經歷這些階段的同時仍能開展自己的生活。這些流動、變化都印證了場的能動性以及人們之間的相互影響。
疾病在生活的場域中:希望與道別
侯懿真也藉由上述現象場的反思,邀請工作坊參與者重新反思疾病與生活,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模式、有日常的期待、有階段性的目標,疾病並不對立於生活,疾病也在生活的場域中。活著的同時與疾病相遇,當人直接面對疾病,在迎向病痛的同時對未知的生活保是有冀望的。但是悖反於希望的道別,是朝向生命終點,如一位絕症患者認識到自己的必死性時,又該如何維持接下來的生活?往後的日子會不會落入絕望的深淵中?
侯懿真介紹了心理治療過程中用以重建經驗的方法——為自己的生命寫故事。病人與家屬的希望並非存活,而是切切實實的活生生的當下,為生命寫故事是為自身意義化的過程,在生活的場域與死亡直面,最終回到自身,經驗重建的意義在於保持人們生活中的能動性,希望與道別並不相互取消而讓人們從生命中解離,希望與道別僅僅是人們在面對自身與他人、抑或說是與世界產生關係的模式。
下篇:【照見心魂】:自我的走出到對他人的開放(下)
撰稿:鄭傑芳
編輯:劉達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