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六):信科學也信神水?巫的日常好比水電工? 宗教作為對知識體制的批判

今日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過去的人或許從不知道;過去的道理如今也可能顯得無比荒謬。回顧歷史,有時一個人身上看到彼此衝突的信念體系;有時候以為扞格的體系卻彼此安好。理解具主導性的知識體制與宗教之間關係的變化,是讓我們能重新思考、批判當前知識體制的一種切入方式。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五):跨越性別與「正常」的疆域 領導力、網路文學和前現代醫療

從對伊斯蘭世界的刻板印象、冷戰與殖民架構如何影響當代亞洲社會中的宗教、宗教師實踐中對領導力的重新探索,網路文學所再現與想像的方術又怎麼反映當代科技、批判性別分工;一路談到女性生產、身體的正常化問題。背後貫串的是宗教學的跨學科特性,如何跨越既定的疆域與分界,讓我們的理解與認識不會追丟充滿生命力的生活現場。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四):比丘尼和守貞女的故事 鬆動性別、種族與階級的本質化結構

重新以瀰漫交織看待宗教,能提供我們理解當代世界的不同視野,鬆動群體間的本質化,比如透過動物的宗教情感,我們可能跳脫人類中心,意識到信仰的其他可能。透過比丘尼、守貞女等女性群體在不同歷史脈絡中,怎麼保有自己的差異、空間與能力的故事,能進而幫助我們面對當代多元族群、性別與權力的結構不平等,走出不同的路。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三):去標籤化的同時避免標籤化 在歷史中看見歧異的能動性與身分認同

過去的人們怎麼看待占卜、方術、魔法、儀式或經典?他們都會說那是「宗教」嗎?符合哪些標準或元素,我們才會稱之為宗教?這個範圍會變動嗎?宗教和理性、知識體系的關係在歷史中不斷變動,這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有什麼關係?西方宗教模式影響當代對宗教的理解,這些模式或典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二):看見生活中的宗教 農村人眼中的天主教與漸趨多元的宗教師訓練

談到制度性宗教,可能馬上聯想到保守陳腐,然而普通信徒是怎麼看的?當代社會的宗教師與其訓練,看似與百年前隨的傳教非常不同,但其實有著理解上共同的切入點?《時差》第十二期播客從方方面面,談彌散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宗教,透過歷史去理解宗教生活化的樣貌;也從宗教師的實踐中,去看西方社會「宗教自由」面對當代尊重多元的調適。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一):當代宗教學培育場景 宗教師、跨領域和歷史學

如果我不信教,宗教就與我無關了嗎?研究宗教的人都要信教、都很嚴肅嗎?宗教學研究只關心那些在教堂、廟宇跟儀式裡的人們嗎?為什麼宗教生活跟理解這個世界息息相關?《時差》第十二期播客從方方面面,談彌散在生活中,和歷史、文化、政治、社會不可分的宗教,宗教研究學者和宗教師從他們踏入相關領域的歷程談起。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轉載】超譯《尚氣》

迪士尼漫威影業電影《尚氣與十環傳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於今夏上映,從這部描繪華裔形象有別於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劉保禧挖掘出其中跳脫中心–邊陲的「反離散」意涵,並由此延伸到更貼近當代華語社群、超越地域性的文化精神。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書評】
邢福增:讀《宗教在當代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存續與復興》

據楊鳳崗在《宗教在當代中國》新增的「附錄」指出,三色市場論在中國大陸引起不同討論,惟部分卻具強烈意識形態批判取向。如今,中文版論文的「消失」,未嘗不是代表官方對三色市場論的正式否定及封殺。在這情況下,《宗教在當代中國》 的出版,更突顯其意義,華文讀者得以更全面了解三色市場論的理論框架,及其應用於解析中國宗教變遷的格局。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轉載-時差】
「華語語系」:華語世界的權力、多元、和流變(下)

更多的社交媒體、學界和媒體都嘗試和日常生活互動,也在幫助我們尋找新的語言,新的對話可能性。如clubhouse的出現,證明大家有非常多的對話需求。但是因為過去對話的不可能,所以導致我們語言的有限。華語語系這個概念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性。或許能夠包容不同的多樣、多元和可能性,為我們提供新的希望。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轉載-時差】
「華語語系」:華語世界的權力、多元、和流變(中)

對「華語語系」概念的不同定義或理解,證明了定義本身的彈性跟多樣性。華語世界內部的多樣性跟邊界的開放性,這個概念本身也不斷流動,就如同中國的概念那樣。從歷史上來看,從明清甚至是更早開始,不斷變動的邊疆已經待來定居殖民或是文化上的交互,對以漢人為中心或儒家為中心的中國歷史理解,有所鬆動,產生新的思考。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轉載-時差】
「華語語系」:華語世界的權力、多元、和流變(上)

史書美提出的「華語語系」概念沿用去殖民研究的脈絡,來反思漢人與中國中心的歷史、語言、文化。這個經典定義不斷發展,在學界逐漸取代過去的「漢語」、「華文」、「中文」等用法,華語語系的概念為我們自己尋找身份帶來了可能性。也幫助我們抵抗單一和二元的論述,重置邊緣社群和它們的歷史,看到多元、流動、彼此生成的邊界和權力關係。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書評】《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污名、隱喻與觀看自身之苦

「揭示隱而不宣的複雜社會邏輯,以突顯影響特定社群中人的行為、思想及語言等道德規範的文化特質」,劉紹華過去在討論中國麻風病治理時寫下的這段話,再次出現在她去年的新書《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彷彿呼應了她收錄在書中另一句話:「我曾經筆下的歷史不斷在政府與眾人的日常生活中重演」。那麼,為何痛苦如此反覆呢?

閱讀更多 »
講者沈豪挺
觀點 Perspective

用我們的語言說出我們的歷史—
新加坡華語劇團與華語媒體的歷史反思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的授沈豪教授,以「新加坡歷史話語權的競逐:以華語源流社群為中心」為題,從新加坡建國和冷戰氛談起,描述國家如何在形塑歷史與國族認同時,逐漸壓縮華語及非官方歷史,華語社群與左翼影響下的藝術群體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活力,扮演社會的對話橋樑與批判者。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把故事還給人民—
《不即不離》導演廖克發挖掘馬來西亞不敢談論的歷史

「我人生裡面的魔術,是從那片橡膠林開始」,偏僻村落裡人們的娛樂與日常就是說故事,廖克發的阿嬤也常跟他說各樣的故事。但有一個故事是阿嬤從未親口說的,逢年過節祭拜的年輕男子、對橡膠林中小路的凝視,房裡永遠放著的空椅子,阿嬤隱微地說著某個不能說的故事:有一個特別的人,在她生命中永遠有位子。這人是誰?為什麼不能明白地說?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血統的原罪》
東南亞華人流著中國人的血,
就要效忠中華民國、斷送自由嗎?

中華民國政府一方面為其所謂的「僑民」提供福利來吸引海外華人,另一方面嚴密控制,一旦不符期待或基於統治目的就施加迫害,毫不顧慮司法正義。杜晉軒對此提出他對「轉型正義」的建言:更徹底找出海外華人受難者,給予他們說出自己故事和補償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正名的正義,不再把非本國籍的華人強制安上「僑」的稱呼,還他們主體性。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