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是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劉宇光副教授自 2010-2018 年間期刊論文與評論文章研究改寫的新書。以佛教的僧團教育和涉及佛教宗教衝突為主軸,探討佛教在國家政權、族群、社會關係中所處的地位與在居中扮演的角色。

此書共有八章:第一章提出佛教宗教如何回應現代國家政治政權現實問題,第二至四章是討論佛教僧伽教育的學術議題,並回顧上座部、印—藏和東亞佛教的國際學界研究。五至六章是佛教宗教衝突與暴力的學術議題形成與現況回顧。七至八章則是探討華人佛教在馬來西亞的多元型態與異軍突起的台灣佛教福智團體。本文的討論聚焦於佛教宗教衝突與暴力的議題。

文:姚曼菁(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宗教暴力事件代表的意涵

宗教通常是內在心靈和社會的和平工具,但是我們要怎麼理解「宗教與暴力」作為學術議題呢?鑑於過去幾世紀文化多元化和自由發展的不平衡趨勢下,曾經,學者們得出結論是:宗教重要性下降,或僅成為促進人類社會文化的支柱,因此宗教幾乎在現代性敘事中被忽略。但 911 事件給了這種樂觀解讀重重一擊,學界開始反思,重新注意到宗教和暴力之間相互交織的歷史脈絡。

在某些情況下,宗教為暴力辯解,而使其他宗教則陷入了困境。例如在古代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將早期的戰鬥神話轉化為善與惡之間永恆的末日鬥爭神學(Cohn 1993:114),古老的猶太教在戰爭條件下結成同盟(Schluchter 1989:185,200)2。早期的基督教有殉教烈士,還有中世紀羅馬教會的十字軍東征和宗教法庭。伊斯蘭以聖戰的原則作為改革的工具,發展出政權統治與宗教之間的緊密聯繫。無論是在改革和反改革鬥爭中(英格蘭),還是在消滅宗教的世俗化(法國、蘇聯)中,都與宗教思想交織在一起。此外宗教還促進殖民主義的擴張,給殖民地區帶來暴力傷害。

19 世紀和 20 世紀世界經濟的核心地區的階級鬥爭,以及 20 世紀下半葉超級大國之間進行的社會鬥爭,挪用宗教的框架而造成社會的亂象。例如: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持續鬥爭、北愛爾蘭宗教族群紛爭、巴爾幹地區的民族主義衝突、非洲的種族戰爭、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激烈衝突、美國極右翼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的恐怖行為、東京的奧姆真理教派麻原彰晃發起的地鐵毒氣襲擊、烏干達的恢復上帝十誡運動(信眾在教堂被燒死)、中國政府迫害法輪功、2019 年復活節斯里蘭卡連環爆炸事件等。

僅管現代社會制度通過立法─理性框架來削弱宗教的力量,但是這些事態發展不會破壞宗教與暴力之間毫無爭議的現實聯繫。宗教暴力事件究竟想傳達什麼意義?對於極端宗教暴力事件的重點與特性,宗教研究學者 Mark Juergensmeyer(1940-)認為,宗教暴力事件是針對無法獲勝的戰爭,所表達象徵性和表演性地追求(Mark Juergensmeyer 2000)。Mary R. Jackman 以跨文化定義角度和 Roger B. Myerson 博弈論分析(Myerson 1991:108-12)主張,暴力行為會根據其當下情況而採取不同的形式表達。換句話說,宗教暴力的原因根植於歷史和文化結構,為回應當下社會政經情況,採取行動的機制。當代世俗世界宗教暴力的效應波及無辜的大眾捲入無盡的苦難。因此宗教暴力事件引起社會學、生物學、心理學、政治學等跨學門的研究,建立現代世界宗教衝突與暴力的系統理論。

宗教是暴力的主因嗎?

另一方面值得檢視的是「宗教是否是導致暴力的主因?」,要回答這個問題的複雜度,將會幫助我們了解宗教在世俗世界衝突的分量。事實上除了宗教,一系列的意識形態、實踐和制度,例如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民族主義、美國主義、民族國家、自由主義、世俗主義等等,都在某些情況下會支持暴力。若想要把宗教與上列的元素分開,聲稱前者更容易導致暴力。這樣的劃分既粗糙,也忽略了整體經驗的依據。綜觀現今宗教暴力事件,約略是宗教與三種類型相遇所產生的結果,分別是:

  1. 專制主義:基督教煽動基督教徒對歐洲的猶太人和第三世界的非基督教徒施加暴力。聲稱基督教的啟示無與倫比,視非基督教徒為劣等,需要殖民化以將不幸的異教徒提升到與歐洲基督徒相同的水平,如十字軍東征。
  2. 分裂與分離:宗教教義傾向於將人們分為友與敵,善與惡。在全球政治動盪的潮流下,具體地說,宗教鬥爭和改革的圖像—「宇宙戰爭」—轉移至現實世界衝突時,對立兩造排除妥協,兵戎相見。為了區隔宗教暴力事件的實質內涵,Juergensmeyer 分析其衝突的邏輯可分為「政治策略性」「宗教象徵性」前者是追求世俗功利為目的,以宗教之名發動衝突屬於世俗暴力,如恐怖份子攻擊;後者是如同儀式般的象徵行動,屬於宗教暴力,如 1995 年奧姆真理教東京毒氣襲擊更接近象徵性宗教暴力。
  3. 非理性:宗教情緒表達常被認為是激動、不受制於理性,媒體、甚或學者常有宗教份子易傾向暴力的偏見。但歷史學家 R. Scott Appleby(1956-)《神聖的矛盾:宗教,暴力和和解》書中駁斥主張:宗教有兩張面孔,其驅動熱情可用於和平與暴力,因此既可以維持超出理性計算範圍的暴力循環,又可依宗教熱情—不受約束的宗教承諾,不可避免地導致暴力,如極端原教旨主義者的殉教行為。

宗教暴力的研究以文明的衝突成為顯學,民族國家崛起意圖將世俗與宗教分流,以轉移公民的終極忠誠。但民族主義在意識形態和思想與宗教的虔誠承諾都是一樣的,某種層次上是非理性、專制,為達現世功利不擇手段,無非是以政治利益導向的偽宗教。

佛教與暴力

上述說明研究宗教暴力的論點,現在檢視佛教在宗教暴力事件中的實際情況。對佛教常見的刻板印象是倡導「慈悲」、「眾生平等」,教義上拒絕暴力。劉宇光的新作《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消除了這種陳規定型的觀念,指出亞洲佛教徒在近現代遭逢軍國主義與國族主義時,把佛教思想實踐價值擱置一旁,積極的投入暴力實踐,迷失在權力的霸權中。

作者挑戰華文學界鮮少碰觸的主題—「佛教與暴力」,掀開了向政治權力靠攏佛教徒偽善的面紗。劉文從「公民社會」的視角檢討亞洲佛教社群內部組織(僧侶)在現代政治暨國際關係衝突多樣性中,參與資助造成或促進「佛教宗教暴力」事件,置日常生活倫理常智於何地呢?又佛教教義以慈悲聞名,卻對暴力殺生的詮釋含混說詞,使得「暴力」在佛教詮釋框架裡披上善巧方便的外衣,以普渡眾生之名,行殺害之實。然而公民社會的道德責任與公共價值意義,對佛教內部組織有制裁的效力嗎?本書中亞洲佛教暴力件的當代事例,以上座部佛教國家居多: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緬甸脫離殖民主義,初期是高度政治化混亂充滿活力的民族國家,再加入宗教的元素,鼓吹民族主義,多方勢力趁勢而起,推波助瀾的合法化剷除異己勢力。

「民族主義」運用於南亞多元種族的區域是個跛腳的意識形態。南亞與東南亞在殖民主義前,處於邦國或公國的狀態,人民對政治體制沒有感覺,民族歸屬感也很模糊。所以 20 世紀南亞與東南亞獨立的國家

「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一一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是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它是想像的,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或者甚至聽說過他們,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p.41)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1936-2015)7

想像共同體的民族國家成立後,其內部主要勢力以宗教社群為號召,主張建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斯里蘭卡、緬甸),開始一連串排他鎮壓行動(communal violence),持續到今日演變成種族滅絕的殺戮行為。該如何理解這些佛教暴力事件?

BBC對緬甸佛教極端主義者的綜合報導

從組織或教義入手的迷思

劉宇光提出:在定義何謂宗教暴力時,存在著不切實際,且容易誤導問題的迷思。這樣的迷思是把涉及宗教或由宗教而起的暴力,作出類似「人病」與「法病」的區分。所謂「人病」,在此指的是宗教人士組織,利用(exploitate)、誤用(misuse)或濫用(abuse)教義宗教的教義及其資源,作出教義所不容的行為舉措。這一界定方式企圖把「人病」一類「利用宗教」損害他人的行為,排除在「宗教衝突與暴力」一概念所涵蘊的範圍之外,以與教義無關為判準來確認一暴力事態可否視作「宗教暴力」。

所謂「法病」則是指教義或教規本身就有錯謬或不合理的成分,並以鼓吹暴力為務。在法律學的層面,也出現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區分,來試圖劃分「宗教犯罪」與「利用宗教犯罪」。不管是上述哪一個劃分,在其預設及所欲達成的效果上,往往是要論證:在道理上,要為該暴力行為負責任的,到底是提倡某種錯謬學說的特定宗教,或是某位或某些宗教濫權者。若把「宗教暴力」一概念的涵蓋範圍只落在所謂的「法病」一類上,則理首經典,搜字索句,便成為確認一暴力事件是否屬宗教暴力的主要論證手段。(p. 184-185)

人病、法病之分的含糊不清,這在哲學上其實涉及一方法論疑難。簡單說,無論一套義理或規範系統,其實都是一個其確切意義有待註釋者開衍的文本。嚴格而言,超越註釋與被詮釋的關係之外的文本自身,其實是無法構成在哲學上可被有效理解與討論的對象。換言之,文本一定是作為被認知或被理解的對象,在連繫於註釋者的詮釋或解讀活動的前提下,其內涵才被彰顯出。但從事詮釋活動的詮釋者總有其個人的形成史、所身處的脈絡及面對的問題,並帶著此等脈絡與關切為背景來解讀文本。故此同一項事物,身處於不同脈絡時,往往形成意義不同,甚而完全相反的判斷或指引。所以據「人病」與「法病」的劃分來界定何謂「佛教的宗教暴力」時,看似明確可靠的界線呈現出大片灰色地帶,因為即使是「佛法」,也是一有待詮釋者的詮釋活動所開衍的對象,而不是一不解自明的客觀既與事實。(p.189-190)

呼籲:兼及世俗倫理的僧伽教育

佛教所涉入的暴力事件自中世紀至近代,從斯里蘭卡到日本,教派戰爭、政治角力,其規模、普遍度不亞於西方宗教。華文佛教知識界應正視佛教宗教暴力的議題,督促佛教社群面對集體暴力的道德責任,以及對當代倫理價值的回應。劉宇光將此議題聯結到宗教僧伽教育,佛學院除了經典的教育之外,建議增加世俗倫理課程,使僧眾對世界局勢有一定認識與理解。

近年國際學界對佛教的宗教衝突與暴力的研究,除了著眼於宗教之間的惡性競爭、宗教與權力及意識形能之間的合作等,開注意到在特定歷史脈絡下,它的觀念形成,有時其實是以示人專職人員的教育系統,即寺院僧伽教育為溫床。畢竟容讓暴力意識發生於專業宗教人員的養成過程,其實就已經為暴力可被整合成宗教的一環開了綠燈。

學科隔閡與政治現實的觀察

學界先前尚未充分注意佛教的宗教衝突與暴力和僧伽教育之間的關係,其原因也許首先是,不同學術領域之間因分工所自然產生的隔閱。研究僧伽教育的學者,部分屬人類學背景,其餘則是專攻義理的佛教學者,他們是在義理的背景下引申探討教育問題,因為不同的佛教傳統對義理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相應地需要有不同的教育體系。這一領域的學者,一般不大會深入處理政一教關係問題。但從事當代佛教政一教關係研究的學者,多半受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訓練,普遍欠缺對佛教內容的理解。

其次,在宗教教社群、宗教教育體制及其政治態度等如何回應現代世界的壓力之問題上,受到學界較大關注,並已累積一定學術研究成果的,更多是其他經典宗教,這也許是因為其他經典宗教在這問題上與西方國家在相關地區的戰略利益有更直接的現實關連。國際學界近年從蘭卡和緬甸的案例上,逐漸意識到在從殖民統治,過渡到政治獨立,但同時又是著手建立世俗國家政權的特定歷史脈絡下,佛教的政一教關係、僧伽教育,及宗教衝突三者之間,似乎可能存在著超乎先前認識之外,隱蔽但有時卻是密切的關係,有需要作審慎考慮。(p.269)

西方一神教信仰堅持唯一真理,即錯誤的信仰是不能容忍的。基督教本身這種不寬容的歷史由來已久,包括對猶太人的迫害,對穆斯林的十字軍東征,以及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中宗教和民族主義的對抗聯合起來摧毀了中歐。這場災難引發了國家間寬容的邁進,人們看到試圖將其宗教強加於外國人是愚蠢的。但是內部持不同政見者的不寬容甚至持續到 19 世紀。基督徒通過漫長而復雜的歷史過程接受了寬容。反觀亞洲佛教社群未察覺到西方世界的包容,執意建立佛教國家鞏固政治與宗教主導權,倒行逆施,違反佛教教義。我們可能很難相信宗教信仰會導致謀殺,並堅持認為極端暴力總是由於精神動盪或政治狂熱造成的。但是現新宗教衝突證明了陳述這種觀點。所以宗教生態需保有多元與包容性,愛護一切生命,尊重相異性。

延伸閱讀:
【歷史記憶】我們能和解共生嗎(下):超越僵局的新共同體敘事?
【歷史記憶】記錄與記憶之爭(下):個體生命與記憶政治的和解可能?
【初苗專欄】當代宗教轉向與存在焦慮 重新組織「信仰」的現場

註釋及引用
1 Cohn, Norman. 1993. Cosmos, Chaos and the World to Come. 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2 Schluchter, Wolfgang.Rationalism, Religion, and Dominati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3 Juergensmeyer, Mark, Terror in the Mind of God: The Global Rise of Religious Viole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4 Jackman, Mary. The Velvet Glove: Paternalism and Conflict in Gender, Class, and Race Relation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5 Myerson, Roger B. 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6 Appleby,R. Scott. The Ambivalence of the Sacred: Religion, Violence and Reconciliation. Rowman & Littlefield, 2000.
7 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出版社:時報出版 2006
  • 作者:劉宇光
  • 出版社:台灣學生書局
  • 出版日期:2020/03/01
  • ISBN:9789571518244
  • 規格:平裝 / 366頁 / 15 x 21 x 1.8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購買通路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三民書局

編輯:劉達寬
Cover photo by Mattia Faloretti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