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處境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
作者:林嘉培,199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的中下層華人家庭,對西洋史、哲皆有興趣,2015年秋初來台灣。
現為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專任助理,工作內容包含研究中心與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圈的連繫、蒐集東南亞華人文化研究資料與分析。

產業結構導致的政經差異,加深族群分化結購

我認為,若要談馬來西亞華人當前的政治處境,就不得不從馬來亞、砂拉越和北婆羅洲在英殖民時期或更早前所形成的多元族群結構談起。馬來西亞華人的先祖皆為南下移民,其歷史可追溯至宋明時期或更早,民國以前有許多中西交通史料,多少可瞥見對當地之記載;葡萄牙和荷蘭人初到馬六甲海峽與前後佔據馬六甲城的見聞錄也有相關記載。大量華人遠下南洋,是英人領有馬來亞、砂拉越和北婆羅洲以後,1840年清英鴉片戰爭、1842年《南京條約》割讓香港予英國、1860年代太平天國之亂。內陸戰事連連、飢荒災難,華人為求生而離鄉,英人又鼓勵華工到馬來亞半島開闢豐富的錫礦,是故以苦力契約(或人稱賣豬仔)模式自港澳南下。

依據當時英殖民政府分而治之的經濟政策,華人主要從事礦業或商業活動,馬來人從事農業和漁業,而印度人則從事橡膠種植業或割膠業。相對於馬來人和印度人的處境,從事礦業和商業活動的華人在當時更有機會獲得較好的經濟和教育資源,並由於承繼華人文化觀念,在海外興辦華人傳統的書院,所受的是傳統華人的教育,直至英式教育制度普及化以後,在二十世紀初亦有不少華裔接受全英式教育,並成為英政府中統治精英的一份子。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與北婆羅洲合併,正式成立馬來西亞聯邦。馬來西亞華人人口在獨立時佔有37%之高,至2010年時剩下24.5%。在人口比例上,馬來人人口已接近華人人口的兩倍以上,更不用提作為更少數族群的印裔、本地原住民,也不忘有總被忽略的東馬其他族群。以族群劃分而成的政治局面,若單純以人口來比較,馬來選票就具有相當重要的成分。當族群、宗教與政黨仍舊被綁在一起時,即使是以政黨聯盟的形式上台的執政內閣,只要其中政黨(如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土著團結黨、民主行動黨、馬來西亞伊斯蘭黨)被標籤為唯一代表某一族群的政黨,並把持政黨聯盟中最大的權力,依然被困在固有思維的選民,無法脫離這種以族群結構為前提的政黨政治思維,就會依據其族群或意識形態來投票。這也是我認為,自2018年上任的新政府在執政期間,應對敵對陣營挑起諸如族群議題的敏感課題時,新政府都沒有太大作為和不斷妥協,很明顯是懼怕失去馬來人多數選票。

教育與語言的歧異導致族群間更加封閉

1969年發生513事件,在官方論述上是馬來人與華人之間的摩擦而最終導向的種族騷亂事件。馬來、穆斯林保守派認為華人反對黨是始作俑者,但有學界考察是政府為維護其政權的計謀,以便可解散國會、啟動緊急狀態來維持其統治。無論如何,此後所實行的新經濟政策,旨在快速衝刺馬來人的經濟能力,但另一面則是壓制了馬來人之外的其他族群在各個方面的權益。此即為人稱之拐杖制度。除了經濟權益方面,教育方面,有進國立大學的「固打(quota)制」,華人相對於被賦予優先權的馬來人,即使有優良成績也很難獲得就學機會。

華人在中學教育程度上也同樣面臨困難的抉擇。同時期出爐的教育政策,導致華人中學被分裂為國民型學校(以馬來語和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和獨立中學(簡稱獨中,以華語教學),選擇以華語教學的獨中,無法獲得來自政府的教育資源,惟有通過籌款和商人的捐款,其教材早期多採納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的教材,直至最近開始採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教材。在華人固有的傳統觀念中,語言和文化是被緊緊地綁在一起,因此華人一般認為,惟有學習華文才能與自己的文化連結,有經濟能力和如此觀念的華人就更有可能選擇必須繳付較高學費的獨立中學。很遺憾的是,長期執行以來,這也形成了一種相對封閉的文化保守意識,使部分華人至今仍舊困守在自己的同溫層之間,而拒絕接觸和接納異文化。

1980年代,時值威權首相馬哈迪執政期,政府以鐵腕於1987年援引1960年馬來西亞內安法令大規模逮捕在野政黨領袖,其中還有華教人士、社運人士、宗教人士等,數家報館也被勒令關閉。諷刺的是,馬哈迪結束其長達二十二年的執政期以後,因其理念與利益與黨和2009年上任的首相納吉有衝突,他脫離了黨,自組土團黨抗衡。納吉因貪污、濫權等多宗事件,最聞名者有趙明福命案阿爾丹杜雅·沙麗布謀殺案一馬公司醜聞等。2018年5月9日,以前威權領袖馬哈迪為首相候選人的在野陣營希望聯盟,贏得了第十四屆大選,很諷刺地是由他實現馬來西亞建國以來的首次民主政黨輪替。實在遺憾,即使是以自由民主和多元自我標榜的新政府,也只能任由馬哈迪把持著政府中最大權力,沒有人敢,也沒有人能夠遏制他。多數華人投票選了他,是以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納吉是所有人的共同敵人。可如今,伊斯蘭黨和前朝巫統結盟,成為對國家世俗憲法法制的最大挑戰和危險。我認為,它可能是下一次大選執政黨最大的挑戰,甚至極有可能取而代之。畢竟多數城鄉馬來選民因過往黨國教育熏陶,其民族、種族、宗教和文化都被綁在一起,伊斯蘭黨以宗教意識形態為其教條,又攻擊新政府是華人的和基督教的政府,旨在能煽動保守和中間派馬來選民對新政府在某些課題上無所作為的反感。

族群、宗教及政經條件,馬來西亞政局迎來激化的民族主義

近日其實還發生一大事,那就是身為現任首相的馬哈迪,居然出席以反對黨為主所號召舉辦的「馬來人尊嚴大會」。你單是一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很明顯是民族主義,甚至是種族自我中心論的集會。該集會宣稱馬來亞這片土地是僅屬於馬來人的,甚至要求政府取消多源流教育。華人就是這樣長期以來身處這種隱性威脅之下,無法全然怪罪在此威脅下走向文化保守,甚至希望在大中華文化的理念上尋找倚靠之處。我個人覺得,馬哈迪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顯明是為了鞏固佔人口最大多數的馬來人選票,以及維持其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此外,馬哈迪自從1970年代以來就堅信那套達爾文主義型的種族論述,譬如他就一再強調馬來人的惰性是天生的。因此,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政治局面中,面臨的處境相對台灣的藍綠和統獨二分法,更為複雜。

馬來西亞華人面對的不是外敵,而是內部多元族群之政治結構現實。除了面臨政治政黨的立場問題,因缺乏正常公民意識和民主教育環境與資源,無論是華人、馬來人,甚至是其他更少數的族群,只要仍舊將政治選舉視同為對族群、宗教、種族的唯一抉擇,馬來西亞仍舊是不正常的民主國家。相對而言,新政府將會面臨的是多元族群在政經條件上的差異、以及種族與宗教無法分割的單向思維所帶來的挑戰。新政府所選擇的必須是跨族群的多向思考,而不能一味選擇與其他族群直接採取對立立場。相較於一般選民慣於對立分明的單純思考,政府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多元價值之間相互融合、磨合不同意見,以便為馬來西亞這個共同體持續和諧繁榮。

Photo © Rangzen / Shutterstock

編輯:CHIH

核稿:丸嶼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