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 Scene

【群議社】
反思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化(中)

中國文化或華人文化,並不是中國的政治、政權、國籍,或是漢族這樣的種族中心思維,它可以是多元的華人文化表現,因此大馬華人應在這樣一個多種族、文化的融合當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立的華人文化,即是屬於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化,而且該文化不能冠在中國漢族的頭上,才有機會發展出各種多元的面向。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群議社】
為馬來西亞公民社會點一盞燈(上)

群議社成立於2018年,是一個由散佈在馬來西亞全國各地的知識份子、評論家與社會運動人士所組成的公民交流與對話平台,群議社主要透過文字的力量,在網路上、媒體上積極發聲,以非民粹的觀察與批評,提倡公民對民主與善治的意識,以期達到推動馬來西亞公民社會的民主進程的目標。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相遇與認同
馬來西亞華人宗教在多元宗教與族群中的發展

從街屋的不同、國定假日的爭論;從佛、道傳統信仰者與參加節慶者的重疊,到華人「被喚醒」的宗教意識,種種關於宗教與華人文化認同的現象,李豐楙以「聖教觀念」、「王爺信仰的變化」、「理念移植的在地化」、「宗教群體的聯繫方式」四組「對照」,呈現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與其他華人社會的差異,帶出華人在馬來西亞社會中標示自身文化的獨特性。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把故事還給人民—
《不即不離》導演廖克發挖掘馬來西亞不敢談論的歷史

「我人生裡面的魔術,是從那片橡膠林開始」,偏僻村落裡人們的娛樂與日常就是說故事,廖克發的阿嬤也常跟他說各樣的故事。但有一個故事是阿嬤從未親口說的,逢年過節祭拜的年輕男子、對橡膠林中小路的凝視,房裡永遠放著的空椅子,阿嬤隱微地說著某個不能說的故事:有一個特別的人,在她生命中永遠有位子。這人是誰?為什麼不能明白地說?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東南亞華人認同如何定義?
馬來西亞華裔的雙重家園和新文化符號

中國華人,台灣華人,或東南亞華人。他們腦海中所認同的「中華文化」是否是完全重疊的、相符?吳益婷教授探討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圖像,跟我們理解的「中華文化」有什麼樣的差異。 可以看到馬來西亞華裔青年的家國論述已經不再是以「飄洋」為核心,而轉化為「世代定居」的樣貌。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馬來西亞的傳統詩歌體「班頓」,
與漢傳佛教密不可分的關係

「班頓」是馬來西亞的傳統詩歌體,深植於各種慶典和文化中。在各式各樣的場合,「班頓」總是會被唸上幾句。「班頓」的前世今生是如何?馬來西亞歷史上,多元族群、宗教與文化彼此交互影響,華人研究鮮少關注「班頓」,但從這種傳統詩歌中,是否能發現華語文化在馬來西亞多元社會中的影響與發展,鄭文泉教授便以此角度切入來研究「班頓」。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血統的原罪》
東南亞華人流著中國人的血,
就要效忠中華民國、斷送自由嗎?

中華民國政府一方面為其所謂的「僑民」提供福利來吸引海外華人,另一方面嚴密控制,一旦不符期待或基於統治目的就施加迫害,毫不顧慮司法正義。杜晉軒對此提出他對「轉型正義」的建言:更徹底找出海外華人受難者,給予他們說出自己故事和補償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正名的正義,不再把非本國籍的華人強制安上「僑」的稱呼,還他們主體性。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社群的內涵,
時代沖刷下的變革與原鄉文化保存

以民俗為主體的馬華文化,展現了由下而上對政策的影響力,不同於東亞、越南的漢文化,是由上而下推動的政策教化。其次,這樣的文化是逆境求存,在被打壓的環境中發展,不同於另外兩者是由政府支持推廣。最後,華人出洋之時,適逢西方帝國主義擴張,華人文化同時面對西方殖民者和在地政權的挑戰,仍有所保存甚至創發出新生。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經歷文化再造運動,
馬來西亞沙巴之子活出自我驕傲

在砂拉越、沙巴等州,同時出現了地方多元主義作為前者的反動,強調「穆斯林」,「馬來人」不能當作自己的族群認同。沙巴的非穆斯林土著採取的策略是不斷的分裂出各自的族群,彷彿碎片一般,或在宗教上向基督宗教靠攏;穆斯林土著也繼續採取碎片化的方向,這樣一來,政府就沒辦法將某群人轉變為馬來人,因為他將要面對的是很多不同的族群。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