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為二》:
劉紀蕙教授新書座談會(下)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

2020年7月3日下午,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與聯經出版公司,聯合主辦了《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新書線上座談會。該座談會由聯經出版社的文學主編李時雍主持,邀請該書作者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劉紀蕙教授作為主講者,同時還邀請了國立清華大學哲學所的楊儒賓教授、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的王智明教授以及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的洪世謙教授擔任與談人。這場座談會的與談人陣容正好對應著該書所涵蓋的三個不同領域:中國思想、文化研究以及當代歐陸哲學,因而激盪出了跨域交鋒的精彩火花。

相較於前兩位與談人主要從自身關懷的問題脈絡來進行補充、提問,第三位與談人中山大學哲學所的洪世謙教授,則更明確地從自身的理論立場出發,對劉紀蕙的觀點提出了「挑戰」,進而使座談會開始進入白熱化狀態。

文:李雨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黑格爾的幽靈與「並置」的挑戰

作為當代歐陸政治哲學的研究者,洪世謙教授開門見山地對劉書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見。他首先指出劉書有一個明確的軸線,就是「規範性治理」與「解放性批判」這兩種政治範式的區分與交錯,進而分別對這兩者進行討論。

針對「規範性治理」,洪世謙認為劉書中的「一分為二」主要源自黑格爾式的辯證法,是一個從內部分化出「二」(他者)進而再進行否定辯證的過程。由此洪世謙認為,雖然劉書中屢屢提出「一分為二」為何會陷入僵化的問題,但這種不斷回到同一性的狀況實為黑格爾式辯證法所決定。相對於此,洪世謙則提出了一種「並置」(com-position)的本體論式路徑,換言之,問題不在於「一」如何分為「二」,而是「一」本就為「二」,我們需要通過行動來揭露出原本不可見的部分,進而打開間隙(écart)。為了說明這種思路,他舉了同婚的例子,說明我們並非是去取消、瓦解傳統的婚姻制度,而是要去展現出伴侶之間的另一種生活模式。因此「解放性批判」與「規範性治理」本是相互依存而生,並不需要相互取代,而是要維持兩者並存的張力,這樣才能避免重返到「一」

轉向「解放性批判」政治的部分,洪世謙認為劉書的重點在於「解」,在於批判各種被固化的疆界,而他則同時關注「重組」的可能。[1]他借用阿圖塞(Louis Althusser)的「雙重閱讀」(double reading)來說明,我們不僅要面對文本內部的各種複雜性,還需要產生出另一套介入性的文本。與此同時,對於既有的「疆界」,也並非單純地予以取消、瓦解,而是要顯現出另一套疆界的話語機制與之並置,從而使得原有的疆界無法自圓其說,並維持鬥爭的張力。

洪世謙提出的挑戰將整場座談會推向高潮,撇開兩位學者各自思想立場的對錯高下不論,實際上洪世謙所提出的批評意見以及另一套政治性思考,或許有助於我們回過頭來更深入地觀察、思考劉書的複雜立場。筆者認為,如果說劉書中所展現的「一分為二」在中西思想中反覆出現趨向僵化與趨向解放的弔詭局面,是某種黑格爾式的辯證法進路,那麼與其說這反映的是劉紀蕙本人的思想立場,毋寧說這更呈現為讓「一分為二」得以串聯起中西不同政治話語脈絡的具有後設性的思想工具。換言之,正因為「一分為二」本身具有回到同一性並陷入僵化的可能,才能夠藉由這一命題來深入分析儒法鬥爭、現代儒家倫理復興等現象中的話語構成原理,從而讓「規範性治理」政治範式充分呈現。

回應攻防

總體來說,三位與談人可謂是從不同的關懷與視角提出對劉書的評論,楊儒賓重在中國思想部分,王智明強調與當代問題意識的結合,洪世謙則提出了另一套解放性政治的方案。劉紀蕙首先對三位與談人的評論進行了逐一回應,接下來三位與談人也根據劉紀蕙的回應各自做了一些補充,最後則是開放給在線參與者的自由問答環節。

針對楊儒賓的部分,劉紀蕙重點回應了儒家思想是否無法開展出政治平等的問題,她認為同一語詞存在著多重轉換的空間,因此歷史上的儒家也並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著許多個儒家;雖然漢儒所進行的儒教意識形態化工程似乎排除了「民」的空間,但歷代的變法者也無不展現出了挑戰規範性治理,通向解放性平等的契機。針對王智明的部分,劉紀蕙認為從九〇年代開始台灣就開始了本土化的排除性史觀,而她之前的著作《心之變異》就對此問題有所考察;同時她也強調說,雖然她參考了阿岡本、洪席耶等歐陸哲學的資源,但最基本的思考元素,則在章太炎思想中都有所展現。針對洪世謙的批評,劉紀蕙首先澄清說,她的「一分為二」並非是以黑格爾為依據,也並不是僅僅從內部出發,而是更接近於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至於洪世謙所提出的強調「並置」、「間隙」的政治路徑,劉紀蕙認為當我們追問要如何實現從「間隙」、「之間」(inbetween)通向行動時,就仍然必須通過揭露其中各種建制(institution),指出其中的不平等位置,方得以可能。

 針對劉紀蕙的回應,三位與談人也分別作出了第二輪的評論。楊儒賓強調,雖然我們現在更讚賞差異、多元的思想,但是同一性常常仍能夠作為討論、和解的基礎,而中國傳統思想也大多展現出對於「一」的渴望,當然這不同於黑格爾式的辯證統一。王智明則更回到當代中文脈絡來發表觀點,他認為邊界既關乎公私問題,也指向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分,由此則會進一步觸及當前民主社會的種種問題。洪世謙的回應則提出,相對於黑格爾,其實他更關注史賓諾莎,因為後者能夠提供一種更具動能、更非同一的思考路徑,由此對於邊界的討論也能不僅停留在建制性分析,而是看到邊界實為一種「遭遇」,並且持續處在變動之中。

接下來的線上參與者提問環節,主要提出了三個重要問題。第一個問題涉及「空/無」在劉書中的地位,劉紀蕙對此的回應是,「空/無」往往指向不同位置/使用的轉化、挪移之可能,因此需要留意它如何在不同的時代被詮釋;洪世謙則強調「空/無」的非實體化,它並非是一種佔領,而是由此維持了諸多的可能性與裂隙。第二個問題提出,要如何看待我們可能因為像當前疫情這樣的緊迫狀態而被強迫為一?劉紀蕙表示,當前的疫情確實曝露出各國治理模式中的脆弱性,也加劇了底層人民的痛苦,而她覺得比較可以考慮的應對方式,是要退一步思考,至少能夠有一個空間來討論當前政策、措施的問題。第三個問題則針對 “écart”(間隙)與 “paradox”(悖論)的關係進行提問,劉紀蕙認為前者既可以是一個空位,也可以是一種動態的位置挪移,後者則意味著分析、考察為何歷史上某種岔出、偏離的現象會忽然出現。

補記:有待展開的與有待追問的

在座談會的末尾,劉紀蕙還分享了她自覺書中還有待展開的,或者說是有可能構成她下一階段研究主題的問題。她首先表示一直很關注中國內部的(非)同一性問題,這包括古代朝貢體系中的多元族群關係,乃至對回族進行的清洗政策等等;而回到台灣自身的脈絡,則目前存在的東南亞移工被排斥、被不平等對待的現象也同樣值得我們反省。劉紀蕙提出,由此進一步展開的會是針對「公民」概念的追問,希望能夠思考某種不局限在固定身份,而是有著更多的共處、接納空間的政治可能性。

實際上,若稍稍回顧劉紀蕙教授近三十年來的研究論著,則不難發現一條有所承接而又不斷拓展的線索。較為早期的《孤兒· 女神· 負面書寫》(2000)與《心的變異》(2004)關注的是台灣、中國的藝文書寫中對象物與主體的關係,而上一部著作《心之拓撲》(2011)則轉而深入探索前兩書所隱的「心的治理」問題。值得注意是,《心之拓撲》已屢屢在對現代中國思想的分析中,論及「一」與「多」的關係問題,而這一主題如今則轉變為了「一分為二」的問題。

《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規模宏大,穿梭於中、西諸多政治話語脈絡之間,其氣魄與成果實為學界近年來所罕見。本次座談會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學者來共同討論,雖已稍稍能夠涵蓋該書所涉及的跨度極大的學科範疇,不過礙於時空條件,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追問。筆者認為我們還可以再從「規範性治理/解放性批判」與「中/西政治思想」這兩組主題,來分別思考本書的結構與意義。

首先,該書在「規範性治理」方面涵蓋了「儒教政治神學」、「近現代尊孔復古運動」以及「毛主義&文革論述」等指涉對象,「解放性批判」則主要包括「當代歐陸政治哲學」與「章太炎思想」等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隱然構成兩者淵源性交集的,似乎又是清末民初的康有為與章太炎之爭。劉紀蕙一再暗示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種種規範性治理話語的出現,都可視為對康有為路線的借用或復興,而當迂迴法語漢學、當代歐陸政治哲學的種種論述,最終要提出中文脈絡的解放性批判之時,正是回到了與康有為對立的章太炎思想。那麼,是否康章之爭正構成了劉紀蕙診斷現代中國政治思想中的兩種範式的源起點呢?

其次,相較於學界已有的通過海德格、法蘭克福學派、晚期傅柯來進行跨文化哲學討論,劉紀蕙藉以連結中西(/歐)思想的,幾乎可以說是一個更加不容忽視的跨文化現象,這就是毛澤東思想對法國阿圖塞學派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劉書開啟了另一條值得發展的跨文化研究道路,同時也搭建了一個重新放置朱利安與畢來德這兩位與台灣學界有過深入交流的法語漢學家的全新版圖。仍可以繼續追問的有兩點:第一,雖然毛澤東思想對阿圖塞學派有所影響乃是不爭事實,但是在此影響下的巴迪烏、洪席耶、巴禮巴等人的哲學論述之間,其橫向關係究竟如何?其中有著什麼樣的相互偏移、拉扯的關係結構?[2]第二,雖然毛澤東的「一分為二」直接源自從黑格爾到馬克思的西方政治哲學,但是確如劉紀蕙所言,傳統中國思想本就有某種「一分為二」的論述,那麼這種內部傳統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毛澤東思想、乃至現代中國政治話語呢?這或許更關乎劉紀蕙長期關注的對中國思想內部進行的分析、批判,乃至她下一階段所希望開展的對於同一性、公民身份等問題的探討。[3]


[1] 洪世謙教授在會後與筆者的通信中表示,他實際上在乎的也不完全是「重組」,而是解與組的同時雙向工作。在此感謝洪世謙教授的補充說明。

[2] 雖然書中對此問題未有足夠篇幅予以討論,但讀者可另行參考作者的兩篇論文:〈「計算為一」與「一分為二」:論洪席耶與巴迪烏關於「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中外文學》第42卷第1期(2013年3月),頁15-64;〈隱形居民與公民政治:負向政治範式與普遍性命題的難題〉,《中外文學》第47卷第3期(2018年9月),頁185-230。前者討論了洪席耶與巴迪烏的關係,後者則分析了巴迪烏與巴禮巴並最終導向章太炎。感謝劉紀蕙教授在會後通信中提醒筆者注意上述兩篇文章。

[3] 這方面的一些討論,讀者可參考作者之前與趙剛教授的論戰文章: 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2.pdf ,感謝劉紀蕙教授的提醒。


上篇:劉紀蕙教授《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新書座談會報導(上)
延伸閱讀:
《一分為二》:辯證運動如何自我悖離?如何朝向解放?(上)
「一分為二」:如何理解兩岸敵對體制的形成?(下)

講者介紹
作者/主講者:
劉紀蕙 美國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台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國際學程總主任。研究領域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思想的政治性、當代歐陸政治思想、東亞現代性、亞際社會批判研究、精神分析與批判理論、視覺文化研究;目前專注議題包括邊界政治、不平等公民、共同體與認同衝突、知識解殖、藝術行動。代表性著作有《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症狀式閱讀》,《文學與藝術八論》,《文學與電影:影像‧真實‧文化批評》。


與談人:
楊儒賓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包括身體理論、神話思想、宋明理學。著有《儒家身體觀》、《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儒門內的莊子》、《1949禮讚》等專書。楊儒賓教授著作等身,是中國思想領域極具代表性的學者,對各個歷史時代的儒家、道家思想,都做出過具有突破性的貢獻。
王智明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跨國美國文學與文化、文學理論與建制史、亞洲現代思想。王智明教授目前也是《文化研究》的主編,在各種當代議題的討論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洪世謙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政治哲學、當代法國哲學、德希達、全球化研究、馬克思主義。洪世謙教授可說是出自本書涉及的法國阿圖塞學派的嫡傳,在相關主題的詮釋上已與劉紀蕙教授有過多年的對話討論。

《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簡介
本書由四個部分組成,以中國政治思想中的「一分為二」論述為主題,並以「規範性治理」與「解放性批判」這兩大政治範式的交織起落為線索。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一分為二」作為唯物辯證的思想史脈絡,以及它如何在中國成為思想鬥爭的政治話語;第二部分進而通過分析中國歷史上的儒教復興運動與儒教政治神學,闡明「規範性治理」的形態,也同時反向牽引出「解放性批判」的軌跡;第三部分接著通過西方漢學家的研究,進一步討論中國思想中兩種範式的構成狀況,再引入受到毛澤東影響的當代歐陸政治哲學,以呈現「解放性批判」的各種型態;第四部分則回到章太炎思想,呈現中國思想中的「解放性批判」版本。
「一分為二」作為貫穿全書的主題,既指向一套不斷變化的思想話語,也揭示出冷戰與後冷戰格局下的敵我對立格局,而本書的主要架構則由「一分為二」衍生出的兩種政治範式間的拉鋸戰所構成:「規範性治理」首先呈現為中國歷史上儒教思想一再復興,也開展為一套不斷轉化的政治神學,繼而通過迂迴討論法語漢學界的得失功過,本書先是展現了當代歐陸哲學如何思考「解放性批判」的多種路徑,繼而再返回章太炎,勾勒出中國思想中的「解放性政治」型態。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ISBN99789570854763(封+立).jpg
  • 作者:劉紀蕙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20/03/27
  • ISBN:9789570854763
  • 規格:精裝 / 464頁 / 14.8 x 21 x 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購買通路
博客來
讀冊
金石堂
三民

編輯:劉達寬
Photo by 人民畫報 on wikimedia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