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為二》:
辯證運動如何自我悖離?如何朝向解放?(上)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

「一分為二」既指向從冷戰到後冷戰時代的敵我陣營對峙,也指向一種穿梭在中西政治思想之間的辯證思想,它究竟如何不斷發生變形、僵化、復興,究竟如何形塑了現實政治中的種種感受機制與話語邏輯?交大劉紀蕙教授在其新作《一分為二》中為我們展現,可以如何通過「一分為二」這個命題,來理解中國歷史上一再出現的儒法鬥爭、儒教復興,乃至當代法國左翼思想的發展,以及朝向解放性政治的可能。

本篇摘錄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摘自本書導論,劉紀蕙教授在此闡述了「一分為二」的問題意識如何從毛澤東思想中產生,由此揭示出中國現代政治如何從「思想革命」到「思想僵化」的悖離現象,並很好地概述了全書的重要關懷與方法論。第二部分則通過儒法鬥爭以及康有為章太炎的論戰,勾勒出「規範性治理」與「解放性政治」這兩個關鍵性的政治範式,並簡要分析了這兩種範式如何通過中國大陸的儒教復興運動與新自由主義,而產生當代效應。

「一分為二」:從毛澤東思想出發的辯證旅程

一分為二」,是1957年毛澤東關於辯證法的著名演講所帶出來的說法,在當時中國社會成為普遍流傳使用的辯論語彙。毛澤東提出來的「一分為二」概念,也廣泛影響了1960到1970年代的法國左翼思想,成為幾位法國當代思想家的論述中重要的思想標誌。

1968學運前後的法國思想界多人受到毛澤東思想的吸引,尤其是沙特以及前衛文學雜誌《原樣》(Tel Quel)的多位作家,包括菲利浦.索萊爾(Philippe Sollers)、貝爾納─昂希.李維(Bernard-Henri Levy)、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等人。《原樣》作者群於1971年宣布脫離法國共產黨,轉向支持毛主義。編輯群中羅蘭巴特、克莉絲蒂娃、菲利浦.索萊爾、馬塞林.普萊內特(Marcelin Pleynet)、弗朗索瓦.瓦爾(François Wahl)等人於1974年訪問中國,也陸續發表相關著作。一些研究者指出,1968年前後法國思想界對於毛主義的積極接受,反映出當時法國政治局勢沉悶,亟欲尋求出口的氣氛。「中國」的社會主義狀況以及當時的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法國革命傳統的新面貌,甚至是一種充滿烏托邦的夢想。

比較引起我注意的現象,是阿圖塞(Louis Althusser)和他的學生群對於毛澤東「一分為二」的興趣。阿圖塞對於毛澤東思想的研究,促使他在《捍衛馬克思》以及《讀《資本論》》(Reading Capital)之後,撰寫了一系列關於毛澤東「矛盾論」、「實踐論」、「十大關係」,以及「一分為二」的概念。阿圖塞的學生,包括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巴里巴爾(Étienne Balibar)、巴迪烏(Alain Badiou)等人,也都深受「一分為二」概念的吸引,而在他們的論述中成為了重要的哲學問題。巴迪烏在2011年回顧他自己哲學發展路徑時仍舊表示,「一分為二」是黑格爾辯證法的核心問題,也是他自己從早期到晚期哲學發展的關鍵問題。

本書以「一分為二」作為探討一系列議題的基本問題,原因在於這個具有思想張力的概念,除了說明了辯證思維的方法論,也說明了在中國20世紀的政治脈絡與歷史過程中,這個思想的辯證運動如何發展出與自身悖離的路徑,更帶領我們觀察到了中國政治思想的對立範式。此外,本書也透過毛澤東的「一分為二」概念對於法國當代幾個重要思想家的啟發,觀察這些思想家如何以「一分為二」的思想路徑回應當代問題,藉以反思現代中國哲學思想語境的困境。

「一分為二」的辯證思維,一直存在於毛澤東的思想中。1937年的〈矛盾論〉便已經具體展現了毛澤東如何根據形勢變化,說明當時中日戰爭時刻的不同分析位置。毛澤東正式使用「一分為二」的概念,是在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分析國際形勢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所發表的言論。毛澤東說:「無論什麼世界,當然特別是階級社會,都是充滿矛盾的。對立面的統一是無往不在的。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的現象,這就是辯證法。」

毛澤東出席1957年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
photo credit

其實,這種變動不居的辯證觀點,早已出現於中國傳統思想中。先不回到老莊的脈絡,僅就1963-1964年楊獻珍案所牽連的「一分為二」與「合二而一」的哲學論爭事件中,楊獻珍引述方以智東西均》(1652)的說法,「二而一、一而二,分合、合分,可交、可輪」,也足以說明了17世紀中國思想所闡釋的「一分為二」以及「合二而一」的持續辯證運動與動態關係。

當我開始進一步針對毛澤東所說的「一分為二」進行研究時,我發現,在中國大陸的脈絡下,「一分為二」已經是1960年代文革時期習以為常的慣用語。小學生都會使用這個術語來彼此辯論,展開問題的雙面性。工廠工人與普通老百姓也會用這個術語來發揮議論,說明「一分為二」是無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但是,當「一分為二」成為教條化的術語,作為要將無產階級專政內部的資產階級「挖出來」的口號,以及要將混在無產階級隊伍內的「一小撮敵人」不斷地「分出去」的基本動力,「一分為二」的辯證思維就轉變為行動化與具體化的立場選擇,而失去了原本持續變動的思想活力。

在這個脈絡之下,「一分為二」最引發我思考的,並不僅是在20世紀中期新中國全民哲學化與全民政治化的運動中,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如何被簡化為常識性而不須反思的日常口號的問題,也不僅是毛澤東的「一分為二」概念如何吸引了同時期西方思想家。對我來說,「一分為二」這個描述持續辯證運動與相互轉化的概念,在中國現代歷史過程中發生的概念演變與體制化,帶出了從「思想革命」到「思想僵化」的悖論現象背後幾個更為根本的問題

第一,「一分為二」是一個描述思維與物質社會辯證運動的概念,為什麼在這個特殊的歷史過程中,會被觀念結構所綁束,而成為意識形態下劃分立場的宣稱,深刻地主導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觀經驗?

第二,單純的官方政治宣導或是物質條件的「內因」,顯然不足以促成「一分為二」的僵化立場。1950年代冷戰結構開始形成之際,全球脈絡與在地社會的多重政治經濟因素交錯,如何相互牽動,而塑造了「一分為二」對立立場的必要性?多重對立的邊界,如何又以體制、機構、法律、教育等話語形式與心態結構出現,而影響了幾個世代人民的感受結構?

人民公社食堂
photo credit

第三,為什麼在馬克思《資本論》中所展現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分析,在中國的脈絡下,不再是馬克思所分析的經濟形式範疇以及其內在衝突,也不再作為社會矛盾關係「一分為二」的變動性分析模式,而成為勞動形式實體化之下所強調的階級對立?「無產階級專政」的路線如何建立了「工人」=「人民」=「國家」的同一性關係,而遮蔽了「國家」作為統治階級權力機構的問題性,使得「國家」成為無法被反思與挑戰的概念?當官僚體系成為合理化秩序中的新階級,實質上被剝削的其他階級或是其他經濟形式範疇,為什麼也成為無法被思考與質問的問題?

第四,在歷史過程中,我們觀察到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一分為二」的矛盾之下,不平衡發展的綜合經濟形式,以及經營不同經濟形式的老百姓,都成為社會中不被容忍的部分。這些不被計算為一分子或是被視為壞分子的老百姓,在形式主義與平均主義的概念化操作之下,以各種方式被壓迫與排除。換句話說,在「一分為二」的實體化與絕對化操作之下,具有不同性質的勞動形式以及個人能力的人民,都被劃分出內部敵我關係的邊界,也作為主體自我「純潔化」的自動檢查機制。這種人民的內部邊界政治,以及納入式排除的運作,是在什麼脈絡以及什麼機制之下被構成的?

第五,冷戰結構下的「一分為二」,不僅是中國大陸在1960年代的主體構成機制,也是台灣在1960年代以降的主體構成機制。我在1996年開始撰寫《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症狀式閱讀》時,當時面對的是在台灣從戒嚴到解嚴的劇烈轉變,以及冷戰結構對於台灣幾個世代心態結構的影響。在《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所處理的問題,是造成國家主義統合性心態的時代脈絡,《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則是回溯構成這些心態背後的知識範式轉移。進行本書研究的漫長過程中,我更注意到這些歷史過程中,在地社會的政治局勢與主體狀況所鑲嵌的複雜結構,如何受到全球脈絡動態變化的牽動,以及如何深刻地衝擊了個別社會內部的主觀處境。此處主體化模式以及主觀感受結構的悖論,更是我覺得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本書以「一分為二」作為起點以及持續關注的問題軸心,並針對這個「思想革命/思想僵化」的悖論現象,以唯物辯證與哲學考掘學的方法,探討中國20世紀政治思想「一分為二」的歧出軌跡。本書分析20世紀由思想革命導向鬥爭行動的過程,如何涉及了中國內部社會矛盾與權力結構的轉變,也受到了全球冷戰結構的影響,而牽動了後續的社會變遷與文化轉型。黑格爾與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原本具有否定單一源頭的革命性,在冷戰時期的物質條件之下,卻被「民族─國家」的優先性所固定,階段性地決定了階級與人民的劃分,進而透過內部邊界治理,製造了人民的敵人以及思想的對立。本書更進一步指出,透過「一分為二」概念以及幾個哲學辯論事件的分析,這個「思想革命/思想僵化」的歷史過程,替我們揭示了中國思想的兩種對立政治範式:「規範性治理範式」以及「解放性批判政治」。

大躍進中的大煉鋼鐵運動
photo credit

唯物辯證的概念並不是指物質條件的單面優先決定,而是指無論是感受、思想或是心態結構,都源於身體所處的特定歷史時空、政治狀況、文化機制、社會習性等物質環境。身體的感受與思維受到物質環境的促發,從而展開相互回應、配合或是對抗的心態結構,並且自發地籌劃觀念、法令、制度,進而構成更為全面的物質環境。簡言之,「唯物辯證」所說明的是,心靈意念以及感受結構在這個全面的生存環境之物質條件下,以複雜的方式往復循環,持續以相互依存或是悖離的辯證方式發生,而構成了後續的主觀狀況與主體位置。

哲學考掘學則是指透過中國20世紀出現的政治哲學論爭事件的話語標記,探討可見事件背後不可見的政治經濟動力與錯綜脈絡,以及支撐這些脈絡的機構體制與政治範式。對於話語標記進行哲學考掘學,意味著不要將思想史脫離於物質社會與歷史脈絡,而要從各種思想的話語標記出發,探究時代脈絡的物質條件如何激發了主體的思維與感受,如何進一步促成教育體制與司法文化機構的形成,以及如何透過各種話語標記展現出書寫者的主體拓樸位置。

因此,本書的工作便是針對「一分為二」作為哲學概念以及歷史事件,分析哲學思想回應時代物質條件的運動過程。本書將描繪思想形式化的軌跡,說明在辯證關係中,思想辯證運動的革命性轉變為絕對化對立立場的複雜因素,以及深入探討中國思想史中兩種政治範式的對立與復返。

中國兩種傳統政治範式對於當前社會的啟發

從儒法鬥爭這個具有症狀式的爆發點,一個同時具有標記以及索引性質的事件,回溯背後的辯證路徑,我們注意到,在1970年代儒法鬥爭的論辯中,除了表面的奪權與路線鬥爭之外,其所牽動的,是權力與資本集中的威權治理範式,以及社會主義平等思想解放性批判範式。

康有為與章太炎二人的論述,具體而微地展現了這兩種政治範式的張力。這個對立的政治範式,在中國歷代以不同的型態出現。20世紀至今的尊孔復古運動,一再以傳統之名宣稱政治秩序的正統性,背後援引的理據都是以傳統賦予當前政體正當性與合理性,並且以神祕化的理性內核證成儒教政治倫理的等差秩序,其所實踐的卻是高度統一與軍事化的權力集中。章太炎在晚清到民國初年延續二十餘年,從《訄書》中與康有為的儒教宗教化進行對質開始,進行一系列儒家思想內部的檢討與批判,法家思想以及法制的重新思考,到《齊物論釋》對於認識論與本體論的分析,繼而針對共和政體一系列的政治謀劃,則對於愈趨集中的政治權力進行置疑與重構芻議,代表了批判政治思想的傳統。儒法鬥爭研究史所標示的歷代「法家」,雖然都是短暫出現的思想革命,無法構成主導性的範式,但是卻都已經呈現了相對於外儒內法的等級分化權威,而持續提出對於這種規範性政治秩序的批判思考工作。現代中國政治思想中,章太炎對於康有為的批判與對於「法」的構想,以及章太炎所啟發的現代中國早期批判史觀與左翼思想,包括錢玄同陳寅恪周作人周樹人、毛澤東、翦伯贊許壽裳等人,也凸顯了這個批判思想範式的現代譜系。

顯然,儒法鬥爭的關鍵問題並不在於思想史中儒法之間的差異。中國歷代思想雜糅交錯,先秦諸子不同流派的思想已經成為歷代知識分子兼有而源流紛雜的思想啟發,無法簡單劃分為不同陣營,更不可能歸諸儒法之間的階級鬥爭。因此,儒法鬥爭事件中所辯論並且鬥爭的「儒家」與「法家」不同階級的路線對立,其實是虛假的問題。無論是儒表法裡,道本兵用,或是儒法道合流,都說明了同一個思想家或是政治操作可能兼有不同思想脈絡的痕跡。中國歷代思想彼此引用以及參差詮釋,都有時代的印記,本來就不應該簡單劃分為儒家、法家或是道家的派別。無論是儒教傳統以及春秋公羊學所強調謹守上下尊卑、中心邊緣的政治秩序,或是抱法處勢定於一尊的法家集權概念,都指出了中國歷史上權力集中的主導性政治治理模式。

儒法鬥爭的哲學風波,凸顯了儒家與法家也只是政治修辭,更重要的政治性問題,則是歷史過程中反覆出現的對立範式:治理者以獨尊道統之名執行外儒內法的集權治理,進行土地與財富的集中,壓迫無立錐之地而無生產資料的老百姓;或是依據平等原則,面對不同現實條件以及社會關係,抵制土地以及權力的集中,進行不同方面的改制,以便合於人民生活。從大量儒法鬥爭史研究中,我們看到了中國歷代思想如何在特定歷史環節以及社會狀況之下,總是會出現對抗封建世襲以及土地集中的思想實驗,並且提出了變法改制的實踐方案。這些歷史上對於權力集中以及土地集中所進行的抵制性思考,就其根本性質而言,正是以社會主義式的平等原則作為制定共同居住的基本法則

批孔書籍
photo credit

20世紀1970年代儒法鬥爭以及20世紀至今數度起落的尊孔批孔運動,只有透過分析當時的歷史物質條件以及社會狀況的唯物辯證路徑,才能夠理解為何以及如何出現了這些觀念性的思想鬥爭,以及這些思想辯論如何呈現了當時不同的主體位置以及不同時代話語理性內核的神祕性。在這些思想辯論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物質性的社會現實基礎以及政治局勢所引發的思想路線鬥爭與體制規範,如何進而影響了民間的大眾感受,以致在詩詞與漫畫中都看到了回響,而持續有一個世代後遺性的效果。

當前大陸儒教復興運動,就某一個層面來說,是對於中國19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及批林批孔的否定,也是再一次重構政治秩序的規範性論述。這些大量的知識生產工作,以及規範性建構的政治倫理秩序的論述,使得快速擴張的經濟帝國披上了大同世界與和平帝國的想像框架

然而,當代的問題與晚清時代不同,也與1930或是1960年代不同。當前透過新自由主義快速擴張的資本帝國,不透過軍事侵略,不占領土地,卻可以透過跨國界金融機構,而進行資本集中以及財富集中。春秋大一統的帝國想像或是大同世界,是一個方便的政治修辭,卻必然有中心邊緣以及上下等差的階序差異,也有因為權力資本集中而造成的社會內部壓迫。由於並非強迫性,在這種資本流動下被金融體系以及跨國資本開發而合理化的階序秩序之下,要對這種壓迫性機制以及意識形態進行抵制,就會十分困難。

我們當前所面對的世界,不僅僅是一國之內可能存在著的權力與資本集中而產生的不平等,還有正在進行中的政治經濟統一的跨國資本大政府所展開的差序格局。這個沒有殖民地的殖民體制,透過跨國金融資本而統合的大政府,既重疊又溢出於國家主權疆界之間,以致資本的壟斷擴張與私有化,時常在看不清楚疆界之處形成,卻又強化了一國之內的不平等結構。這個曖昧的權力資本集中的結構,與核心邊緣的等差格局,其實是異形同構。沒有國境邊界以及地方主權的「大同世界」,正是使得資本與權力可以在無國界的向度之間流動。 因此,目前我們思考的重點,不是藉由儒教政治倫理的帝國政治框架,再次強化核心與邊緣的秩序,而應該反向思考:如何揭露儒教論述的內在悖論?如何可以抵制以儒教的道德話語合理化威權治理?如何可以突破具有等差秩序的金融帝國想像?如何化解不同形式的不平等結構?在什麼「法」的概念之下,不同的社會可以平等共存?

本文摘錄自《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聯經出版。

下篇:「一分為二」:如何理解兩岸敵對體制的形成?(下)
延伸閱讀:
劉紀蕙教授《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思想的哲學考掘學》新書座談會報導(上)
劉紀蕙教授《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新書座談會報導(下)

《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簡介
本書由四個部分組成,以中國政治思想中的「一分為二」論述為主題,並以「規範性治理」與「解放性批判」這兩大政治範式的交織起落為線索。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一分為二」作為唯物辯證的思想史脈絡,以及它如何在中國成為思想鬥爭的政治話語;第二部分進而通過分析中國歷史上的儒教復興運動與儒教政治神學,闡明「規範性治理」的形態,也同時反向牽引出「解放性批判」的軌跡;第三部分接著通過西方漢學家的研究,進一步討論中國思想中兩種範式的構成狀況,再引入受到毛澤東影響的當代歐陸政治哲學,以呈現「解放性批判」的各種型態;第四部分則回到章太炎思想,呈現中國思想中的「解放性批判」版本。
「一分為二」作為貫穿全書的主題,既指向一套不斷變化的思想話語,也揭示出冷戰與後冷戰格局下的敵我對立格局,而本書的主要架構則由「一分為二」衍生出的兩種政治範式間的拉鋸戰所構成:「規範性治理」首先呈現為中國歷史上儒教思想一再復興,也開展為一套不斷轉化的政治神學,繼而通過迂迴討論法語漢學界的得失功過,本書先是展現了當代歐陸哲學如何思考「解放性批判」的多種路徑,繼而再返回章太炎,勾勒出中國思想中的「解放性政治」型態。

  • 作者:劉紀蕙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20/03/27
  • ISBN:9789570854763
  • 規格:精裝 / 464頁 / 14.8 x 21 x 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購買通路
博客來
讀冊
金石堂
三民

編輯:李雨鍾
核稿:劉達寬
Photo by Anisetus Palma on Unsplash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