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拚教養》:在全球化的不確定性中尋求相互理解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

本站於一月刊出〈教養為何難?華人文化內建虎媽教育?專訪藍佩嘉,延續教養與文化關聯性這一主題,特別再摘錄藍佩嘉教授專書《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部分內容以為呼應。

教養為何難?台灣父母如何因應親職焦慮,形塑不同的教養策略?台大社會學系特聘教授藍佩嘉的田野研究專書《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訪談近六十個勞工和中產階級家庭,並到教學現場進行觀察,分析幾種主要的教養模式,探討當代父母之所以焦慮的根源和因應策略。

而本篇書摘節錄此書「結論」的最後,提到在這個變化快速、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代,許多父母和子女可能都滿懷焦慮掙扎,而雙方能如何調整看待彼此的視角和互動方式,以避免讓愛成為控制與傷害,也尋求互相理解的可能。

做孩子的園丁,而非木工師傅

美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用「園丁」與「木匠」來比喻兩種不同的教養風格。在傳統的「自然成長」風格中,照顧孩子像照顧一座花園,定期澆花施肥,給予充分的日照與安全的環境,由於大自然、風土、天候都充滿不確定性,開花與結實令人驚喜,也難以避免蟲害等意外。

當今的教養腳本期待父母扮演的角色愈來愈接近木工師傅,木工師傅在意的是精確與條理,企圖降低混亂與不確定。28我們心中已有規劃的藍圖,細心打造手中的作品,雖然父母懷抱的藍圖未必相同,有人覺得椅子堅固牢靠最重要,有人期望沙發有符合國際規格的審美與設計感。木工師傅的教養觀,呼應了前面提到的「選擇的親職邏輯」,將教養視為一個線性過程,父母在過程中企圖透過最合適的選擇,降低孩子生活中的不確定與不安全。

木工師傅的教養觀,使得許多臺灣的家長與老師相信以下學習的迷思:「早點讀、學得多,比較好。」華人的補習教育、傳統私校的教學模式,一直採取類似的原則。暑假補習先上秋季班的內容,孩子到時就能顯得從容,三年課程要在兩年半教完,最後的學期就能反覆演練。我們對於孩子的學習,偏重可用分數或證照評量的知識與技能,忽略與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或公民素養連結的態度與能力。

這些學習方式有什麼問題?表面上的學習優勢,其實可能造成日後的學習遲鈍。重複聽講與反覆演練,讓學習變得無趣,容易磨損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過早以成人的專業框架做為模仿的標竿,阻礙他們自由跨越不同知識領域的邊界,反而限制好奇、創造與探索的心靈空間。

當父母們把教養視為保安策略,對於不安全有兩個理解的盲點。其一,傾向過度放大日常生活裡的風險,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免疫力或適應力。其二,我們必須記得,不安全已成為當今世界的常態。科技產業日新月異、全球經濟快速變遷,讓「鐵飯碗」與「安穩工作」成為神話。當下的生活我們無法全面掌控,未來的世界也難以預見,父母不可能為孩子避免風險,甚至也很難管理風險,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能力適應風險。

讓我們做孩子的園丁,而非木工師傅。高普尼克說得很好:「當一個好父母,並非把小孩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大人,而是養出一個健康、適應力強、有彈性的孩子,去面對難以預料卻必須面對的未來世界。」29當孩子想要往特定的方向發展時,我們可以幫他搭個小支架,讓他爬得更有力;當颱風來襲時,我們提供暫時的避風網,讓他能喘口氣。但是,讓我們擁抱菜園裡的不安全與不確定,因為這些挑戰都是讓孩子成長的必要養分,給予他們嘗試、摸索與跌倒的機會,才能逐步打造自己人生的藍圖。

協力拉拔所有的孩子長大

「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這句非洲諺語描述的「同村共養」的理想,其實對臺灣社會來說並不遙遠、陌生,許多人都在阿嬤、阿姨等親族成員的呵護下長大,許多放學後父母無法看顧的孩子,都曾在巷口麵店、鄰居客廳裡得到安全的庇蔭。當今的鄰里街坊或許不再聲息相聞、人情綿密,然而,為了減輕焦慮的父母和辛苦謀生的家庭的負擔,國家需要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提供平價可及的公共托育、落實勞動權益保障、督促職場落實家庭友善的政策,以及改造教育制度與學習文化。此外,我們也需要建立跨越階級藩籬的公民網絡,來創造更多的相互依存,而不是回頭依賴個人化的保安策略。

舉例來說,因為擔心學校午餐的食物安全,有些母親天天自製便當,職業婦女甚至摸黑起床煮菜,其實非常辛苦。相對於這樣個人化的保安策略,有時間、有能力的父母若能參與監督學校午餐的食物來源、菜色安排與衛生條件,這樣的參與方式能創造更公眾、集體的福祉,而能讓所有的學生,不只是自己的孩子,分享到健康、營養、安全的食物。

除了傳統的家長會組織,父母們為了安排孩子的課外活動,如棒球隊、足球隊、樂團等,也形成了家長相互支持的網絡,同時讓成人有機會重溫成長的歡樂,甚至彌補童年的匱乏。近來也有更多元的家長團體、公民組織開始動了起來。例如,有許多家長組織成立親子共學平臺,舉辦平價的課程研習、親子活動,也透過團購等方式來實踐倫理消費、推動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為了捍衛孩子們「遊戲的權利」,有中產階級媽媽們在各地成立倡議組織,如「公園適性發展聯盟」、「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她們自主研習遊具安全相關法規、參考國內外遊具設計、積極介入相關規劃方案、陳情遊說政府單位,在都市中打造更有創意、安全、友善的公共遊戲空間。這些「揪團養小孩」的支持網絡,也可能成為公民行動的組織基地,創造社會的公共利益。二○一八年的選舉中,便有一群媽媽成立「歐巴桑聯盟」投入競選,將母職的經驗與敏感度,轉化為改造政治的熱情。二○一九年組成的「多元教育家長協會」,倡議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推動更多元與包容的校園文化。

根據社會學者熊瑞梅的調查,相對於其他東亞社會,臺灣民眾更有機會建立跨階級的人際網絡,對於非正式組織,如社團與社區,也有更高的信心與支持,展現了豐沛的社會力。30活絡的公民社會,包括社區、教會、民間團體與非政府組織,是促進階級團結、陪伴弱勢家庭的重要力量。我們可以結合在地的學生、志工,推動陪伴青少年的「大哥哥」、「大姐姐」導師方案(mentoring program),也可以運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社區活動中心等公共資源,提供活潑多元的課外活動,讓全人發展的教育資源,不會成為優勢家庭才有能力消費的市場財。

給孩子:你的爸媽不是你的爸媽

最後,我有些話想要告訴年輕的讀者。

我在大學裡教書快二十年了。這些年來,我看過許多在原生家庭中受苦的孩子。許多人的傷痕並非因為父母缺席或失職,反而來自父母的期待太高、介入太多、瞭解太少。不論透過權威恫嚇、切斷金援或情感勒索的方式,父母希望孩子就讀他們眼中理想的科系、從事比較安穩的職業、打扮得更接近主流的性別角色、結交更符合家人期待的婚配人選。

如果這本書可能提供這些孩子一些慰藉或啟發,我希望你能從中看到父母的焦慮與掙扎。在某個意義下,他們也是結構下的受害者,他們難以看穿市場販賣給他們的恐懼、不易擺脫成長過程中內化的社會期待,不知不覺中把愛變成焦慮與控制。

為人父母者,需要提醒自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為人子女者,也要記得「你的爸媽不是你的爸媽」。我不贊同父母理所當然地要求孩子承擔感恩或回報的義務,但我也不認為子女有把父母無條件的呵護與支持當成天經地義的權利。照護的邏輯同樣適用於親子間的互動,孩子需要認知父母也是脆弱的、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與困頓。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中,我們摸索照護彼此的方式、尋求相互滋養的可能。

如果你是家裡的第一代大學生,你應該感到非常驕傲,因為你的努力突破了結構的限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你也受到學校老師及其他社會的善意支持。雖然你可能曾面對更多的不安全與挑戰,但是,這些經驗培養出的韌性與彈性,在未來都會成為你人生裡重要的養分。

如果你是優勢家庭出身的孩子,看完這本書或許會驚覺:「啊,原來父母為我做了這麼多!」我們視為個人天賦或努力的成就,其實有許多建立在家庭出身的優勢。當然,我相信你自己一定也很努力,但有很多像我們一樣努力的人,他們並沒有類似的機運,因而在遇到某個瓶頸時滑落了。請你記得,形式上的「公平」,並不是實質的平等。

對於所謂「人生勝利組」來說,菁英資源和階級優勢提供了社會流動的入場券,但這樣的位置也構成視野的阻礙,讓我們看不見人們差別的處境與際遇。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希望讀者們能產生的是「同理心」,而非「同情心」,不是同情不幸、可憐弱勢,而是能透過分析與比較,「看穿」結構與社會不平等的作用,進而反思自身的經驗。在生態多元的菜園裡成長,我們才能欣欣共榮。 所有的父母們都曾是個孩子,現下的孩子們,也許有一天你會成為父母,或者,你會用其他的方式來共同拉拔下一代的孩子。透過這些傷痕、這些領悟,期待我們能成為更好的照護者,滋養自己,也扶持他人。

本文摘錄自《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春山出版授權刊登。
延伸閱讀:〈教養為何難?華人文化內建虎媽教育?專訪藍佩嘉〉

  • 作者:藍佩嘉 
  • 出版社:春山出版
  • 出版日期:2019/06/04
  • ISBN:9789869735940
  • 規格:平裝 / 408頁 / 14.8 x 21 x 2.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購買通路
博客來
讀冊
金石堂
三民

編輯:游家權、劉達寬
Cover photo by Yasmin Dangor on Unsplash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