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借土養命》:支撐泰北華人的「中華文化」 從凝聚轉化到僵化衝突?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
由雲南一路到緬甸、寮國邊境,出於國際壓力而大部分成員撤退至臺灣以後,「泰緬孤軍」僅存的第三、第五軍留在泰國北部。柏楊的小說《異域》乃至後來衍生的電影、歌曲《亞細亞的孤兒》,形塑了臺灣社會對「泰緬孤軍」的認識、對泰北華人社群的想像,促進了援助與合作,但也包含著國族情感與政治因素。及至今日,無論是對於來到臺灣或是留在泰北的社群,華語社群對這個群體仍相對陌生。泰北雲南華人是怎麼拋開以武裝維持鴉片種植與毒品事業的過往,從非法集團成為泰國公民?又是怎麼發展出蓬勃的茶葉、荔枝、柑橘等經濟作物產業,形成對土地友善、社會自足,相對永續的農業模式?種種變化背後的動力與因素都令人好奇。

中研院院士黃樹民新出版的民族誌《借土養命》,深入第三軍生根落地的美弘村(化名),探問這樣的農業模式背後,文化扮演何種角色?也以此作為當代追求永續發展、全球化處境與多元文化社會共榮等議題的借鑑。在書中黃樹民指出,泰北雲南華人群體的反共意識與痛苦經驗,將特定的文化傳統具象化,促成更緊密的群體關係、吃苦耐勞與勤奮努力,社會與文化資本有助於其經濟轉型。他們的文化理念與實作,相較於其他東南亞華人群體、或是更早遷徙到泰國的華人,有其特殊性,也不只是中國或臺灣的跟隨者。

然而在泰國的民族國家政策與多元文化社會下,全球化與政治局勢的影響,這種與永續農業緊密聯繫的文化傳承是否能持續下去?又存在那些問題?書中有詳盡的闡述。本文節選《借土養命》最後一章的小節「民族主義成為社會痛苦根源」,黃樹民分析泰北華人社群如何透過持守中華文化傳統,來回應痛苦經歷、凝聚身分認同,這樣的文化實作又如何導致僵化,在世代交替之後如何導致衝突,新生代又採取怎樣的策略在華人身分與公民社會之間移動。

文:黃樹民(中研院院士、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民族主義成為社會痛苦根源

美弘(化名)華人離散社群的特殊性,在於他們對「文化中國」與「中華民族」的特定想像與具體實作。他們在一九四九年後離開中國時,相信中國共產黨正在破壞傳統中華文化,其原有的文化遺產正面臨存亡危機。對於美弘的第一代移民來說,他們忍受了金三角的嚴峻環境、努力奮鬥,也曾為了生存投入非法毒品的生產和貿易,這些都已成為集體回憶的一部分。而支撐他們堅持下來的理念,就是他們自己是真正的中華文化遺產守護者。

這些雲南華人的共享經驗和做法具有決定性的社會影響,形塑了美國醫學人類學者凱博文(Arthur Kleinman)及其研究同儕所稱的「社會痛苦」(social suffering)。這些社會痛苦「源自於政治、經濟和制度等力量,加諸於人們,以及相對的,這些力量又如何影響他們對社會問題的回應」。在美弘,第一代雲南華人最初忍受的集體痛苦,即是身為流離失所的戰爭難民,被迫離開中國,後來成為泰北山區少數族群中的一個群體。正是由於這些共同的艱辛歷史經驗,讓我們瞭解雲南華人第一代離散人群及其社會痛苦的集體記憶,如何進一步銳化成為比生存奮鬥更為重要的象徵意涵:「痛苦的歷史記憶……有其當前的用途……即將民族主義或階級、種族的反抗,就地合法化。」

正因為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與強化的民族對抗,讓第一代的雲南華人視理想的儒家文化為他們「渴望歸屬」的支撐點,一如大多數的離散人群都會尋找出精神寄託的支撐點。對他們而言,儒家思想顯然只是一個具象化、或能增強他們公民身分或民族性認同的傳統文化標誌。他們大多為了能在泰國長期居留而接受泰國籍,但他們的民族身分標籤仍為「文化中國」,而非實際存在於某個國土境界內的華人政體,無論是中國共產黨還是臺灣國民黨。

他們在美弘展開農業生計的初步成功,已使這具象化的中華文化,具有看似可行的鮮明特色,且無可質疑。這批懷著深度鄉愁的美弘武裝移民,最初曾遭受甚多社會苦難,卻在時空翻轉後,藉由建立起一個新的社會秩序,讓自己翻身,而對社區內及泰北鄰近地區的其他弱勢團體加諸各種社會歧視。他們的生存努力奠基於嚴格的軍方層階和僵化的儒家道德教誨,而其所複製的理想化華人社會,卻在此塑造過程中成為病態且不合時宜的理念與實作,這個轉變過程我稱之為「文化僵化」。

藉助文化理念與實作,美弘村民在生存不易的泰北山地中逐漸發展出繁榮的農產經濟
(圖為美弘村所在的清邁省老丹山脈)

所謂僵化,我指的是一個文化的特殊發展軌跡,即傳承而來的文化實作,已經具有形式上的特質或權威,並因而能扼殺創造力、壓制異議,且透過對正統的詮釋,來解決內部衝突,這可謂文化變遷的終點,或者內耗的起點。對於錯綜複雜、令人費解的文化僵化過程,過去的研究已提供諸多案例。例如,在中國歷史上,歷史學者伊懋可(Mark Elvin)就曾提出「高層次的平衡陷阱」的觀念,來解釋為何在輝煌的宋代,中國文化就退化為缺乏自主創新的能力。在此期間,中華文化本身的成就已經產生並強化成為自我優越感,進而阻礙了創新和變革。另一個類似文化僵化的例子,是紀爾茲在荷蘭殖民地爪哇的研究。他研究當地錯綜複雜的農業社會變遷時,使用「文化內捲」(cultural involution)一詞,來形容扼殺發展的過程。爪哇農村的內捲發展,是一反進化和反進步的過程。其特點是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下,不斷面臨人口增長的壓力,而荷蘭殖民政權對大自然的掠奪,又阻礙了技術革新。結果造成當地爪哇農民只能依賴日益複雜的社會共享和精神支撐,來分散共有的貧窮。

美弘的文化僵化,就是這種非進步的、僵化的社會過程。諸多基於儒家理念衍生出來的規矩與禮節,在他們的生活世界中,宛如時空已然凍結。在正式的公眾集會、學校教科書,還有日常儀式表演中,儒家規訓一再被表揚。在這個理想的道德世界裡,「在上者」(即軍隊指揮官、工廠老闆、父親和丈夫)都應該照顧自己的「下屬」(即普通士兵、底層工人、兒女和妻子),但是同時也有權責罰他們。前者往往在公開場合裡誇口自詡如何關心後者,並要求後者以忠誠和服從作為回報。然而,每當有機會,在上者又常利用下屬,剝削其勞力,掠奪其財務,甚至迫使他們從事非法活動,或者乾脆賣女為娼,以滿足他們的毒癮。

因此,在美弘日常生活中所呈現的社會階層互動,常令我感覺是從上到下的虛偽與矯飾,也許由下對上也是如此。那些擁有權力、權威,並有能力提供下屬照顧或物質利益者,通常會沾沾自喜地說,他們已經為後者犧牲太多。然後,他們又抱怨自己的善行完全沒有得到下屬的回報。然而,反向而言,我也會發現下屬對在上位者的不滿情緒與不信任,不僅會私下表達,也可能在群體活動上公然表現出來。

諸如此類的互相藐視或缺乏信任,瀰漫在美弘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幾乎所有的美弘公眾人物都受村民指責,說他們不顧廣大民眾的利益、涉及貪汙或行為不誠實。例如,李將軍是第三軍的大家長,但被認為是從非法毒品交易中受益最多的人。對村內其他官員腐敗和個人不當行為的指責,雖然沒到如指控李將軍的程度,但幾乎包括所有的公眾人物,如李將軍手下的高階軍官、過去村自治會的領導、現在的村長、華文學校的歷任校長和董事長等。

泰緬孤軍第五軍居住、發展的村莊中的「泰北義民文史館」(Takeaway on wikimedia

也許因為美弘村曾具有嚴格的軍事管制,所以比起其他泰北的雲南華人社區,這些內部指控的問題更為嚴重。不過,美弘村也擁有一群叛逆、桀驁不馴的年輕人。他們要不就是完全放棄這個社區,不然就是藉由訴求泰國官方的力量而對村內體制展開反擊。在進入新世紀時,美弘的社會環境已演變成針鋒相對的論述:對第一代雲南人而言是「病態」發展,而對其後代而言,乃世代交替遭遇的「頑強抵抗」,年輕一代奮起挑戰寡頭政治的統治,成功地將第一代從村裡的權力階層中移除。

諷刺的是,正是這種想像的中華文化,使得第一代雲南華人在美弘有效地建立起合適的農業生計,其文化也使他們有別於金三角地帶的其他少數族群。然而,他們固執地重建、維護的文化,甚至不同於中國、臺灣或泰國其他地方不斷變遷的華人社群,產生了一個充滿形式主義、呆板和缺乏創新的社會,可說是生活在一個被具象化的中國性所凍結的時空中。

對美弘第二、三代的村民而言,他們的認同選擇機會多於第一代。不少年輕村民已經接受全面的泰國教育,坦然融入泰國人的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父母所強調的文化標籤,已是過時的東西。然而,他們也很策略性地運用從父母或當地華文學校所學到中華文化遺產面向,如語言能力、對金錢的敏銳度、辛勤工作的性格,還有重視人際關係等,然後將之轉換成對自己有利的社會文化資本,成功晉升到專業階層。這個附加的族群或文化認同,有助於他們在自己出生與選擇的國家──泰國,獲得美好的生活。至於那些不滿足於以泰國這個民族國家為人生選項的年輕村民,則不受國界限制,而放眼其他地方的移民機會,如臺灣、新加坡、澳洲、歐洲和北美。

換言之,一個人決定是否成為過渡的寄居者,或是民族國家的長久公民,還視諸多情境因素而定,無法簡單標籤化。他們所關心的公民身分和國家認同,似乎只是過渡性的和有條件的,端視個人盤算各種替代方案而定,以便追求一個更好、更合適的道德生活,並不受儒家思想的約束。

這樣的發展,頗為符合霍爾(Stuart Hall)對後現代世界裡新形式自我認同的描述:「個人身分認同,從具體時間、地點、歷史和傳統中脫離,變得互不相連,且能『自由流動』。」霍爾還指出,「民族主義和族群認同是一種過時的『個人歸屬感』。現代化的革新力量,會使諸如此類的情緒消失不見。」在泰國北部山區,隨著全球化浪潮不斷擴展,華人的保護罩逐漸褪去,因民族主義而來的社會痛苦也逐漸釋放。我們正目睹華人離散社群新世代的成形。他們接受新的社會身分和全球觀點,從根本上與他們的祖輩不同。

第二、第三代泰北華人的文化認同不能簡單標籤化,與文化資源、不同國家的聯繫也更加開放
(圖為2019年中華民國副總統接見「泰北華人村自治會會長邀訪團」,photo by 總統府 on flickr

本文摘錄自《 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從毒品到永續農業,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春山出版授權刊登,更多內容請見該書。

延伸閱讀
《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新世代的泰北華人會因融入而改變文化認同嗎?
《借土養命》: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跨域回顧】探尋東南亞華人文化的主體性 反離散與多中心的新視野
相遇與認同 馬來西亞華人宗教在多元宗教與族群中的發展
【群議社】超越宗教藩籬,朝公民社會邁進(下)

  • 作者:黃樹民
  • 出版社:春山出版
  • 出版日期:2021/11/16
  • ISBN:9786269524228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購買通路
博客來
誠品
讀冊
金石堂
三民

編輯:劉達寬
Cover photo(鄰近泰北華人社群的老丹山脈) by Takeaway on wikimedia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