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苗專欄】臺灣漢服運動小史:在傳統與當下創造文化的新生命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
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麼什麼是屬於華人的傳統服飾?什麼是屬於臺灣漢人的傳統服飾?晚近於不同的華人社群中,興起了現代的「漢服運動」。乍聽之下是要恢復文化傳統,甚至有一種民族主義的意涵;然而現實中揉雜了資訊社會環境、次文化群體的多元、參與者的自主實踐、與歷史對話的複雜性等因素,現代漢服運動的真實面貌更為駁雜、豐富甚至矛盾。本文梳理了臺灣漢服運動的發展,除了提供讀者對現代漢服運動的概覽圖像之外,也呈現了「創造傳統」的動態過程與活潑性。

文:廖偉鈞(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

現代漢服運動的濫觴

臺灣人到韓國、日本觀光,經常會穿上當地的特色傳統服飾韓服、和服,體驗與留念。如果當地人好奇我們的傳統服裝是什麼?你會怎麼回答?你是否曾看著古裝劇,想像自己穿古裝、體驗古人生活的模樣?事實上,在許多地方的華人社群中,有一群次文化群體,正積極地想讓漢人的傳統服裝,於現代生活中復興。他們便是漢服運動者,互稱「同袍」,在世界各地活躍地串連著。

漢服,顧名思義為漢文化的傳統服飾,過去在滿清的薙髮易服[1]政策中,曾暫時隱身於歷史洪流之中。然而,隨著當代民族主義「尋根」意識的抬頭,漢服正漸漸回到我們身邊。現代漢服運動的濫觴,源於2003年11月22日中午,河南鄭州一名電力工人王樂天,身著自己簡單製作的漢服,於鄭州市區遊街。這個舉動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在現代網路及資本主義推波助瀾下,不少人開始反思自己的穿衣理路,投入漢服復興運動。

臺灣漢服運動的山頭

而臺灣的漢服運動,透過網路串連,幾乎與中國大陸漢服運動同一時期起步,於2006至2007年萌芽。標誌性的起點,是「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簡稱「漢協」)與「臺灣鹿山文社」(簡稱「鹿山」)的成立。

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源自於高雄「龍鳳古書町」書店的經營者,喵喵(化名)與寶貝龍(化名)情侶檔,為支持公益所作的文化附加價值推廣。爾後透過網路串連,尤其是藉臉書等社群網絡的興起,漢協漸漸形成同好圈,進而成為資訊分享與漢服運動的大平台。

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所舉辦的活動
(感謝許浤儒先生提供照片)

而臺灣鹿山文社的創立過程則更加特別,是由「山長」[2]鹿淵(化名)創辦,原先並不是漢服團體,而是由團購漸漸凝聚的社團,其發展則更像是社運團體、合作社。鹿山在臺北有數處類似「公社」的設置,由上而下有山長、幹部(4到5位)、社員(10至20位)、館民(一館約10人,純粹租客)。

早期的臺灣漢服運動,便是如上述漢協在南、鹿山在北,為臺灣漢服運動早期的兩大山頭。

逐漸發展的多元光譜

臺灣的漢服運動,並不自外於世界漢服運動的光譜中。對於漢服運動的理念及實踐,在漢服圈中,主要分為「考據派」與「古風派」。[3]考據派講究形制正確,力圖恢復古代的漢服真實樣態;而古風派則講求純粹審美、外拍亮麗,對於考據較不講究。此兩派在大陸呈「水火不容」之勢,並會互送對方標籤,如「屍衣派」、「古墓派」;「仙服派」、「仙女派」等。[4]

在這兩極之間,另有以朝代喜好形成的「漢粉」、「唐粉」、「宋粉」、「明粉」等小群體,與上述光譜重疊而呈現多元多樣的關係。而臺灣早期的兩大漢服山頭,漢協坐落於光譜上的「中間偏古風派」,成員中並有著多種朝代的粉絲,海納百川;與此相對,鹿山則為「考據派」、「明粉」。

而在「主流」之外,在約2015年後,隨著大陸漢服市場的日趨成熟,臺灣漢服圈的各種小眾市場也漸漸成形。除了傳統的漢協、鹿山兩大社團外,更有「台灣漢服」、「中華大漢」、「樺心水榭」等較小規模社團的成立。此外,偏好晚清「漢」女裝的「漢服萌在臺灣」、注重妝髮、耳飾的「妝造」、「簪娘」等次群體也陸續出現。他們的出現,也更豐富了原本「考據─古風」的二分光譜。

臺灣鹿山文社活動(感謝許浤儒先生提供照片)

網路效應引發的再思索

2014年,漢協主辦第一次「大明寧靖王祭祀典禮」,是臺灣漢服圈第一次大會師。寧靖王本名朱術桂,是鄭成功從大陸渡海帶來的明朝宗室苗裔,晚年生活在臺灣,明鄭覆亡時自縊殉國。臺灣漢服圈選擇祭拜寧靖王,有兩方面的深意。第一個方面是,現代漢服論述中,「明粉」勢力強大,主張「哪裡斷掉哪裡接」,寧靖王作為最後一位在臺灣著漢服的人,自然成為精神標竿。第二個方面是,在臺灣藍綠政治立場各自不同的狀況下,對於某些人而言,寧靖王是「大明正統」;而對另外一部分人而言,寧靖王是「臺灣王爺」。不同政治立場的人,都可以從寧靖王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論述,故而寧靖王成為漢服圈最大交集。

然而,第一次的寧靖王祭典其實出了點「意外」。因當時主辦並非刻意為之,因此第一次寧靖王祭典,只要求各同袍們穿著自己的漢服前往。結果祭典時的合照在網路上一刊出,在中國大陸漢服圈引起熱議,大多皆嘲笑該活動形制不一(各種朝代站在一起)、考據空虛(許多人著「影樓裝」)。於是,隔年臺灣漢服圈的參與者們發憤研究形制,並製作統一的明式深衣[5]。直到現在,寧靖王祭典愈加盛大,成為臺灣漢服圈的指標性活動。

第一屆寧靖王祭典 (感謝許浤儒先生提供照片)

「什麼是漢服?為何著漢服?」的多樣緣由

其實,對於「漢服是什麼」這個基本問題,漢服圈中都有著相當多的辯論。原本在中國大陸的漢服運動,部分會以排滿情緒為號召,因此自然不承認清裝為漢服。然而,在臺灣,漢服運動與政治瓜葛較少,較無民族主義的色彩。據某位資深漢服運動者表示,如果以臺灣史四百年的視角出發,清朝就佔了一半,如果把清裝拋開,臺灣漢人的歷史是否就少了一半?

然而,大部分漢服運動者仍有自己的堅持,據另一位資深漢服運動者表示,大家一開始都是被古裝劇、外拍,甚至Cosplay[6]吸引進來。但越深入漢服圈,就會越想要了解這件衣服背後的文化及歷史。也因此,越是資深的漢服運動者,基本上對考據會越為要求。

第四屆寧靖王祭典(感謝藍仕豪先生提供照片)

而漢服運動者們穿上漢服,則有各自的原因。有些人不諱言,衣著的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環,其受到民族主義感召,而投入漢服運動。有些人則是從Cosplay圈轉來。現今漢服與蘿莉塔[7]、JK[8]並稱為Cosplay圈的「三坑」,這群人穿上漢服可能並非民族主義的驅動,而是基於一種純粹的審美意趣。[9]

比較特別的是,筆者曾訪問到一位漢服運動者,其身著漢服的原因,並不是民族主義,亦非審美品味,而是「實用考量」。其認為,現代西式成衣對體型微胖的人並不友善,而西式成衣貼身的程度,也嫌束縛女性。同時,現代西式成衣的體系,還孕育了某種審美歧視(如要「前凸後翹」才會好看等)。另外,漢服與和服等傳統服飾一樣,比起現代西式成衣,多出了「矯正儀態」此一功能。舉例而言,漢服是交領的(前襟左右相交),若人駝背的話,脖子處就會漏風。故而,衣服若做為限制不良行為的用具,漢服反而更為實用。

漢服復興的弔詭與「意趣」

檢視現代漢服復興運動的理路,筆者認為霍布斯邦 (Eric Hobsbawm) 提出的「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概念,可作為適切的解釋框架。漢服運動雖以傳統為號召,然而,將漢、唐、宋、明融為一爐,又透過臉書、百度等現代網路平台推廣,加之以資本主義推波助瀾的漢服,似乎不僅只是「傳統」的恢復。

當然,「傳統」與「創造」絕非對立關係,某種程度上是互動、互倚的。霍布斯邦提出「被發明的傳統」,並不是要僵硬地指稱某些傳統是「假傳統」,要予以屏棄;相反地,他是要藉這些「被發明的傳統」,透析當代人的社會、政治、經濟、心理狀態。而漢服運動,確實能反應當代華人為主的社會中,民族、資本與文化三足鼎立的拉扯、分歧與合謀之處。

延伸閱讀:
東南亞華人認同如何定義?馬來西亞華裔的雙重家園和新文化符號
【歷史記憶】記憶所繫之物(上):透過「物」看見個人在社會中的主體性
【歷史記憶】記憶所繫之物(下):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非凡小人物」
【歷史記憶】尋找台灣的「瑪德萊娜時刻」:從味道、菜譜到社群認同 (上)
【歷史記憶】尋找台灣的「瑪德萊娜時刻」:鄉懷、食譜與認同變遷 (下)


[1] 「薙髮易服」乃滿清入關後,滿族統治者下令其領土內臣民,必須改剃滿族髮型(前額光禿,梳辮子)、改著滿族服飾。
[2] 臺灣鹿山文社自視為一「門派」,故必有領頭掌門,號曰「山長」。參維基百科:山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1%B1%E9%95%B7
[3] 所謂古風派或影樓派,乃因此一派參與者,對歷史中的漢服形制了解或不詳盡,於是常取法於古裝劇中其認為好看的服裝,保留其「古風」元素,故而得名。
[4] 所謂屍衣,乃因若講究考據,現代衣著中最接近於古代形制者,大概是壽衣。
[5] 「深衣」可粗淺理解為漢服中的禮服,詳細流變可見中文百科知識:深衣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6%B7%B1%E8%A1%A3。
[6] Cosplay (日語:コスプレ,角色扮演),為Costume play的混成詞,是指利用服裝、飾品、道具、妝髮等方式,模仿、扮演動漫或遊戲中角色的行為。
[7] 蘿莉塔是指穿著近似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小公主裝,現今的模仿代表為日本漫畫《薔薇少女》中的裝束。
[8] JK意指女高中生制服。
[9] 所謂三坑,網路上戲稱為「破產三姊妹」,意指在Cosplay圈(角色扮演圈)中,蘿莉塔、漢服、JK為三大主流。此三坑之所以被稱為「破產三姊妹」,是因此三種衣著都甚為華麗,往往一套衣服就要數萬元,所費不貲。然而認真的玩家們卻會寧願花長時間等待,甚至向店家預訂昂貴的特製款衣裝。
(補註:感謝讀者回饋,有讀者來函表示,「三坑」跟「Cosplay」其實有些許的差異,並不一定有重疊的關係,而是兩個不同類別的圈子。簡言之,三坑文化主要是指個人的穿衣風格;Cosplay則主要是指模仿動漫人物穿衣、髮型、配件等。而在花費上,「三坑」某些產品也因量產化,而逐漸走向評價。但「三坑」價格偏貴,「入坑」容易「破產」的形象,則早已深植人心。)

編輯:劉達寬
Cover photo by 許浤儒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