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實踐】從安置機構逃跑的受性侵孩子,
只能被當作受害者嗎?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於 2019年舉辦「創傷與照顧:華人社會家庭脈絡下的思考」五場系列工作坊,邀請社工、心理師、護理師、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者等實務工作者與人文學者對談,以「照顧」概念為核心,共同探討如何連接理論思考與實務經驗,發展華人社會文化脈絡下的照顧哲學與創傷治療模式。

第一次工作坊在2019年5月29日於政大百年樓哲學系圖書室舉行,由東華大學李維倫教授與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台北市選擇家園的張瑋莉社工督導擔任主講人,在座哲學系、心理系師生皆屬與談人。

從犯罪者變成受害者,社會變遷與個案的身份標籤連動

張瑋莉督導首先談到早期兒少保護的安置機構是為了救援被認為從事性交易的孩子,讓他們有個可以緊急避難的地方而不會被剝削他們的業者騷擾。後來隨著法律變更,從事性交易的孩子被稱為受到性剝削的孩子,之後又都視為受到性侵害的小孩。這導致了實踐上觀點的翻轉,一開始認為兒童是價值觀偏差或交友不慎才從事性交易,更名為性剝削後,則著重在釐清社會和環境如何使得孩子有這樣的際遇。

張瑋莉督導也提到,最近受到家內性侵的個案也愈來愈多,這些小孩可能要等到上學接觸同學之後才意識到自身經驗的不尋常之處,這種狀況難以及早被舉發。然而,進入安置機構也是另一個困擾的開始,這意味著與重要的照顧者分離、要他們視為壞人,小孩可能因此感到混亂與罪惡感。對此,安置機構仍有許多嘗試。例如將他們視為受到創傷的人,轉介心理諮商與藥物治療,但是這仍無法有根本性的幫助。張瑋莉督導認為,社工們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才是關鍵。

李維倫教授點出,這些小孩從犯罪的人變成了受害者,後來又變成了病人,對他們來說,安置的意義可能會有所不同,小孩可能會有不同的經驗和人際關係的變化。在精神醫學的角度下,這些小孩可能可以合理地被當作需要照顧的對象,但是如果小孩吃藥之後可以減輕別人的麻煩,他是否還有不吃藥的權利?這涉及我們如何思考這個照顧系統。

給孩子一個暫時的家?失能的家庭與中介性的機構

孩子剛進入安置機構時都會填寫量表,結果顯示許多人的自我價值觀很低,認為自己不重要、不被愛。於是寄養家庭服務與安置機構有了要「給孩子一個暫時的家」這樣的想法,如果孩子因為原本的家庭環境失去功能才有這樣的處境,那麼對於孩子的陪伴與引導也許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整理經驗、讓他們發現還有與他人連結的不同方式。近年來社工們也開始反省,這樣的想法假設了進入社福體系就一定是安全的,也忽略了機構畢竟不能代替家庭。事實上,體系並非萬能,社工不論在哪個時間點介入都會遇到困難。

張瑋莉督導分享,曾經有小孩從小就被納入社福體系,被安置在寄養家庭中,可是等他成長到青少年時還是被通報遭到家裡的人性侵,因而轉入安置機構,即使一直以來都有社工家訪,可是小孩不一定信任社工,社工也不一定能看出家庭裡的秘密。除此之外也有受害者變成加害者的例子,因為遭到侵犯而進入機構,可是無法拿捏對性的好奇而對機構中更小的孩子「實驗」,因此又被安置到其他機構。也有小孩的家長本身從事性工作,使得孩子以為可以透過交換的方式與人建立關係,這種互動腳本與價值觀念深深地影響了孩子,需要社工與孩子以很長的時間與很大的努力一起去釐清、看見破碎的家庭樣貌。這些實務上的難題引導我們繼續思考:寄養家庭與機構作為暫時性的家是否有無法避免的限制?又,破碎的家庭是否仍有作為家的重要性與可能性?在其中的小孩們在經歷的又是什麼?

機構雖然提供物質上的照料但是不能取代家庭,小孩也知道這不是他家。許多小孩剛入園時都會有便秘的問題,這看起來是件瑣事,但顯示他們知道這是一個陌生的空間因而感覺到壓力。社工能做的是提供一個不需要擔心吃住等基本需求的環境,並透過日常的關心、藝術課程或團體運動與孩子建立聯繫、幫助減輕壓力以及發現他們的才能。有的小孩子擅長打球,有的喜歡畫畫,他們的潛力還有接觸這些活動的機會可能原本就存在,只是被原先的生活所遮蔽了。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就會慢慢去想,也許他可以透過畫畫或打球的方式與人交朋友,藉此回到學校或社會。

李維倫老師說他曾遇到一個個案一直從機構中逃跑,他知道在機構中可以吃得好、睡得好,可是正因為機構太好了,他認為會使他軟弱。這個小孩知道自己長大成人後仍要獨立生活,因此想要「鍛鍊」自己,不願待在安穩的環境。他其實比成人更有現實感。因此,李維倫老師進一步點出,不能只把這些人當作受害者、只看見他們創傷、看見他們的過去,而是要和張瑋莉督導所做的一樣,看見他們的能力、看見眼前這個人的當下。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擱置線性時間和因果性的思考方式。

不過,李維倫老師進一步提問,這也考驗我們看待能力的方式。如果很會運動算是一種能力,那很會社交是否也是一種能力?長得很漂亮算不算也是一種能力?當我們在考慮個案擁有的哪些長處能夠幫助到他時,我們是否也需要擴展對於能力的想像?

續篇:
安置照顧工作不是在無菌室中進行,兒少的「性」要如何概念化?
倫理衝突與情感糾葛,使個案照顧對於社工充滿戲劇性更是個壓力挑戰

原始文章改寫自: 「創傷與照顧:華人社會家庭脈絡下的思考」工作坊 活動逐字稿

撰稿:王瑀
Cover photo by Frank Busch on Unsplash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