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的【東南亞華人文化系列講座-東南亞華人時空觀之歷史意識】第三場,邀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沈豪挺主講,講題為《新加坡歷史話語權的競逐:以華語源流社群為中心》,談新加坡建國的過程以及冷戰氛圍下,如何形塑其歷史與國族認同,在這當中逐漸壓縮華語及非官方歷史的空間,華語社群與受到左翼文化影響的藝術團體又怎麼保持其活力,扮演對話橋樑與批判者的角色。
講者介紹
沈豪挺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兼任助理教授、SEAT南方時驗室特約研究員
葉先秦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政大華人文化主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獨特建國形勢下,華語和左派力量式微
講座由主持人葉先秦研究員開場,他簡要介紹新加坡的建國背景,作為馬來半島最早的英國殖民地之一,繁榮的新加坡也始終在馬來西亞建立的過程中處於外圍,甚至最終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而間接導致新加坡獨立。葉先秦簡要分析背後的因素:一為華人的比例較高,另一方面則是新加坡有更強的左派勢力,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的建國處境,新加坡更為強調自身的多語言、多民族。沈豪挺老師的演講內容,也就是要談這種處境下華語源流社群如何維持活力、借助左翼的在地化反思與批判。
沈豪挺的演講分成三部分,首先是左翼陣營在新加坡政治發展的歷史,這與新加坡的獨立過程、語文政策和國族建構有著密切關聯。其次是左翼文化在新加坡的發展,從中體現出冷戰形勢下左翼思想如何被新加坡的華語社群接受以及再創造。第三個部分則是面對官方的歷史書寫,民間的歷史書寫者以及華語劇團如何提出修正與批判的觀點。
談到左翼陣營,沈豪挺的出發點從新加坡的族群比例和國際環境談起,新加坡由於華人佔最大多數,雖然也有著13%的馬來人與9%的印度人,但經常被誤認為華人國家;如果考慮到它周遭被馬來群體圍繞的處境,多少能理解新加坡為了免於孤立,而要避免成為「單一民族國家」和推行英語教育這樣的實用主義政策。但是對於英語教育的偏重也是有其歷史淵源,早在英國殖民時期,對英語教育的補助就遠勝華文教育。教育差異對政治立場也有所影響,推動新加坡自治乃至獨立的政治領袖,一派是受英語教育並留學英國的李光耀、吳慶瑞、杜進才等菁英,另一派則是深耕工會與大眾,立場接近中共的左翼人士,多半受的是華文教育,領導者有林清祥和方水雙。兩派在爭取新加坡自治時彼此合作,但後來由於路線之爭,導致林清祥等人從「人民行動黨」(以下簡稱行動黨)出走,成立「社會主義陣線」(以下簡稱社陣)。1963年李光耀積極推動與馬來西亞合併,「社陣」則反對合併條件的不平等,政治上的對立導致李光耀發動「冷藏行動」,以「與馬來亞共產黨牽連」為由逮捕了與「社陣」有關的一百多人,經此事件「社陣」力量逐漸減弱,1966年退出國會之後幾乎式微。
延伸閱讀:〈被「冷藏」的新加坡左派記憶〉
曾經蓬勃的左翼文化,扼殺於國安之名下
然而即使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減弱,左翼的思想與文化對於新加坡的影響則維持了更長的時間。中國的左翼思潮傳播到東南亞華人社群最重要的是二戰後的冷戰格局下,《毛語錄》等中國毛澤東思想的輸出,提倡平等、「杜絕個人享樂主義、高度自我要求、以人民利益為中心」等思想,對新加坡地區的許多親共報刊,如《南僑日報》、《南洋商報》,或書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衛延安》等都可見到毛主義的影響,內容常見宣傳中國的快速現代化、旅外人士歸國後所見的平等社會和共產制度對人民道德素養的提升,這三種內容使得星馬人民對於中共有高度的親切感。
沈豪挺進而談到,對這些思想與宣傳的接受和模仿形成了新加坡本地的左翼文化,以劇場界的變化來說,1966年受到文革影響,劇場的左翼題材從七零年代以前的45%提高到約90%,當時甚至連兒童劇談論的主題以及表演形式,都非常接近中共的樣板戲,劇團成員的生活也模仿中共文革時期的許多舉措(如人民公社、批評與自我批評、上山下鄉運動),力行簡樸生活與自我批判,為了取材就近到不同的階級與群體中生活體驗,在戲劇演出中對於新加坡基於不同語言教育導致的收入水準與階級的落差提出批判,並且採取靈活的行銷策略,從華語左派劇團身上能看到對國家設定的語言與政策的批判及其自主性。
然而這樣的文化發展,在人民行動黨持續基於《內部安全法》的國安理由擴大抓捕之下影響力也逐漸減弱(包括在新加坡劇場界頗有影響力的「表演藝術學院」創辦人郭寶崑與吳麗娟夫婦、《南洋商報》也因為宣揚左派思想或宣揚華文沙文主義而被捕,甚至被迫公開悔過)。
延伸閱讀:
〈中國革命思潮影響下新加坡獨立初期華語戲劇在地的左翼實踐〉
〈新加坡華語戲劇的左翼現代性實踐:以表演藝術學院為例(1965–1976)〉
創新形式與公共行動,恢復歷史眾聲
左翼影響力的式微以及華語教育和推廣被打壓,和新加坡長年執政的人民行動黨所力圖形塑的歷史敘事和國族認同密切相關,沈豪挺在演講的第三部分就為聽眾梳理官方歷史書寫以及抵抗官方敘事的修正主義歷史書寫。李光耀所定調的官方歷史書寫基調是人民行動黨在內外交迫情況下帶領領人民邁向現代化,對應的就是左派都是顛覆與叛亂的激進份子,這樣的敘事在李光耀的回憶錄中最為顯著。除了宣揚行動黨的領導帶來繁榮,也試圖呈現新加坡左派以及新加坡的學生運動(新加坡513事件)背後受到馬來亞共產黨與國際共產勢力的指導與影響的圖像;總之是要強化執政合法性,減弱任何以特定族群或語言為主的國家認同。
延伸閱讀:〈情系五一三 華校學生運動〉
修正主義的歷史書寫,則試圖從不同角度呈現新加坡的歷史發展。如強調左翼陣營對新加坡獨立建國的貢獻,以及他們行動的自主性(非受指使);也有學者的研究澄清工會運動與學生運動是確實為了伸張權益,沒有顛覆或叛亂企圖。其中一本重要刊物,是由柯思仁發起的《圓切線》,編輯者出身華語家庭也受過國外教育,他們試圖扮演兩種社群的溝通橋樑,關注過新加坡的歷史問題,如教科書問題、受華語或英語教育者對過往社會運動和左派的理解、反思國族認同;某期特刊也特別探討了歷史檔案文獻受限的問題,指出新加坡政府對於歷史檔案查閱仍有政治立場上的審查,特刊也透過採訪呈現國家歷史論述導致個人的自我審查與改變歷史記憶。另外,在影像作品方面,電影《星國戀》與《沙城》也探討了曾經是左派或參與社運、學運者遭到政府關押或驅逐,被官方所淡化的歷史。
在戲劇藝術方面,沈豪挺以1990年代後的代表性團體「戲劇盒」作為例子,該劇團以即時互動的開放式「論壇劇場」(又稱「被壓迫者劇場」),引導觀眾介入戲劇,引發反思,並透過這樣的方式在限制公共集會的新加坡,開拓公眾討論的空間,他們的劇作也經常觸及新加坡的歷史,如左派與社會運動背後的女性、紅燈區與貧民區的底層民眾,透過不同視角的歷史觸發公眾討論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戏剧盒与新加坡的社会剧场:文化干预与艺术自主性》
沈豪挺最後總結新加坡民間對於官方歷史敘事的反抗與自主行動,面對單線的、對特定群體和語言貼上標籤的官方歷史論述,民間團體試圖提出證據反駁,或者以呈現更豐富而多樣的人事物來與官方歷史抗衡,又或者以開放式劇場的形式「擴大民眾對歷史的參與」,正如沈豪挺對自己研究的詮釋,他的演講也是面對新加坡的官方歷史,從不同視點切入的「修正歷史的一部分」。
系列講座報導:
《血統的原罪》東南亞華人流著中國人的血,就要效忠中華民國、斷送自由嗎?
把故事還給人民—《不即不離》導演廖克發挖掘馬來西亞不敢談論的歷史
攝影:余冠樺
撰稿:劉達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