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藍佩嘉】教養為何難?華人文化內建虎媽教育?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

台大社會學系特聘教授藍佩嘉的第一本中文書《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改寫自Global Cinderellas),分析家務移工與台灣雇主的互動、畫界與權力關係,獲得台北國際書展、金鼎獎、開卷好書等獎項。2019年則出版引起諸多討論、獲得科技部2020「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獎」的《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探討台灣中產和勞工階級父母如何因應親職焦慮,形塑不同的教養策略。

上述兩本基本上仍是學術書,但迴響廣布各界。藍佩嘉是如何進行公共書寫與轉譯?而他近年推出教養研究姊妹作:Raising Global Families: Parenting, Immigration, and Class in Taiwan and the US(暫譯:養育全球家庭:臺灣與美國的教養、移民與階級)與《拚教養》,訪談超過百位家長。其中,台灣父母及美國的華人移民如何發展其教養模式?華人文化與教養的關係為何?

以生動飽滿的故事,讓人較易同理他人處境

藍佩嘉提到,《跨國灰姑娘》出版至今賣了一萬本,許多迴響來自學院外,像是有空服員讀了之後,改變他在飛機上接待移工乘客的方式。這讓藍佩嘉發現,將學術研究轉譯成公共書寫,其實有很大的市場和需求。因此他在寫《拚教養》時,便試圖讓這本書更公共化,希望接觸到更多讀者。

藍佩嘉是如何調整寫作策略,讓《拚教養》更具可讀性?他說:「《跨國灰姑娘》基本上還是在寫論文,所以裡面比較多類型和分析性的寫法,這本還是有那些部分,但是我刻意講比較多的故事,講比較多個別的家庭,先讓大家看到比較飽滿的家庭經驗,再從中找到分析的線索。故事和敘事比較能讓人感同身受。另一個是盡可能減少術語的使用,有些放在footnote(註腳),讓不是要讀學術書的人,沒有太多閱讀上的干擾。」

《拚教養》出版後,藍佩嘉到全國各地發表,除了接觸到不少滿懷焦慮、希望在書中找到指引的家長外,讓他印象較深刻的,是在花蓮遇到一位常處理青少年案件的法官,「他覺得這本書可以幫助他看到家庭的背景,因為那是他在法庭上看不到的,他看到的就是個長彎的小孩,不知道對方前面經歷了什麼。」

「每個人背後都有更大的、結構上的限制或難處,但我們都很容易受限於自己的位置。我覺得這本書可以有一個景深,讓人變得比較立體。」

透視台灣的社會變遷,解釋教養之難

《拚教養》在問的是,面對教養,為何中產及勞工階級的家長都感到不安和焦慮?他們如何用不同策略來應對焦慮?而這些焦慮又反映了哪些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藍佩嘉表示,台灣是一個變動很快的社會,經歷了「壓縮的現代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許多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的變革。「從教養這個透鏡,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不平等,也可以理解台灣在全球和在地、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拉扯所體現的日常生活。」

藍佩嘉說,《拚教養》研究的是五年級到六年級上半出生的父母(約45到60歲),他們成長在一個政治緊縮的時代,多半出身於貧窮家庭,父母沒有大學學歷。而他們在台灣經濟起飛的過程中取得了不少財富,達成世代間的階級流動,但過去接受到的文化和教育資源相對有限,也曾經歷體罰、聯考等負面經驗,「所以他們有很多對童年、原生家庭或體制教育的反省,這會轉換成對下一代童年的理想投射。」

藍佩嘉舉例,不少台灣的中產階級家長試圖模仿歐美中產階級那較為開明的教養方式。「但是骨子裡我們不是這樣長大的,我們的制度也還有非常多傳統的殘餘,造成大家覺得教養為什麼這麼難。」

藍佩嘉解釋:「首先這個(歐美的)腳本是移植過來的,它跟我們目前的制度環境有很大的落差。父母可能會認為,我在家裡強調要讓小孩有自主性,不要干預他,要多元發展,可是他馬上就要去上學了,老師可能會覺得這小孩太難管了。家長面臨體制有不一樣的尺,我們的職場文化可能又是另外一套。」

而上述的多重困境,讓許多家長焦慮、徘徊於不同教養方式的抉擇中。藍佩嘉指出:「這好像是個人之間的一些矛盾或緊張,但其實反映出壓縮現代性的內在結構矛盾。」

華人移民內建虎媽式教養?談《Raising Global Families》

許多台灣的家長嚮往看似較為現代、自由、進步的歐美教養方式,認為小孩到了美國會比較快樂。但藍佩嘉指出,這些正面形象是被高度浪漫化或簡化過的呈現。美國第一代華人移民的教養實作其實也充滿挑戰和壓力。

另一方面,提到亞洲小孩,許多歐美人士會想到他們的成績很好。常見的解釋是:因為家庭很重視教養。為什麼很重視教養?因為儒家文化。藍佩嘉認為,「這個解釋並不完全錯,但也不太充分。因為它假定了一個靜態的文化,很均質地影響所有華人。」

《Raising Global Families》訪談了一百多位美國第一代華人移民及台灣的家長,「試圖解構人們對於華人文化的靜態想像,用更動態的方式去看人們怎麼在日常中進行文化的協商。」藍佩嘉認為這本書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台灣的家長很想學美國人的教養方式,但是當這些家長移民美國之後,教養方式卻回頭參考亞洲的教育資源與教養方式,有些甚至變成「虎媽」式教育。為什麼?

藍佩嘉說,用世俗標準來看,書裡的台灣中產階級移民很成功,他們教育程度和所得很高,也住在很好的郊區。但是他們的職涯到了某個階段會開始出現瓶頸,尤其是社交上需要比較多技能跟資本的時候。所以這些家長時常擔心,「我的孩子雖然在美國出生,是美國公民,可是他的臉看起來還是華人臉,他在美國社會是不是會受到很多歧視和排除?」加上美國社會近年常在爭論私立大學對亞裔學生是否有較高標準。「這個東西存不存在是一回事,但它對這些移民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焦慮。」

「所以他們反過來覺得,我不能再像我那些美國白人鄰居那樣養孩子,如果像他們那麼liberal,我小孩怎麼可能申請到哈佛?我沒有辦法,我得讓他們做亞洲的數學習題,我得讓他們比白人小孩更加努力。」藍佩嘉說,這些家長也很擔心孩子會沾染上他們所認為的美國青少年負面文化,「像是很有權利感(sense of entitlement)、很自以為是、不孝順父母、不聽父母話⋯⋯他們其實有很多對美國社會的焦慮,所以他們比台灣的父母更想要去強化傳統華人文化的價值。」

藍佩嘉解釋:「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們帶了很多美國人以為的移民文化,這樣的看法假設文化好像一個背包一樣,移民背到美國就繼續用,其實不是。社會學認為文化像是一個工具箱,是面對到新的社會挑戰和衝擊,他們才想說我還有傳統文化的工具,可以幫助我養孩子,可以幫助孩子在美國社會『不會學壞』,所以反而是他們在強調這些東西。」

「大家都聽過蔡美兒寫的《虎媽的戰歌》那本書,我認為它更像個移民的故事,而不單純是文化的預言──華人就是虎媽。華人要變成虎媽是有脈絡在那裡,是移民或少數族裔的不安全感,強化了他們這樣的傾向。」 透過《Raising Global Families》和《拚教養》這兩本姊妹作,藍佩嘉想要強調的是,文化並非一成不變,教養也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東西,它必須配合不同的家庭和環境。至於什麼是好的教養目標?藍佩嘉在《拚教養》的「結論」寫道:「就是在家庭的資源、時間、能力等狀況允許下,實際可能達成的目標。這些目標不是預先規劃的,而是在行動中持續地尋找適當、可行的目標,這是持續協商、共同試驗、做伙修補的過程。」

延伸閱讀:
《拚教養》:在全球化的不確定性中尋求相互理解
倫理衝突與情感糾葛,使個案照顧對於社工充滿戲劇性更是個壓力挑戰
【創傷與照顧 6】迴響—極限處境的倫理思考

採訪、撰稿:游家權
編輯:劉達寬
攝影:黃雯君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Telegram
Pocke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