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隱而不宣的複雜社會邏輯,以突顯影響特定社群中人的行為、思想及語言等道德規範的文化特質(ethos)」,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紹華過去在討論中國麻風病治理的文章曾寫下的這段話,在她去年的新書《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中再次出現;彷彿呼應了她收錄在書中一則臉書貼文的字句「我曾經筆下的歷史不斷在政府與眾人的日常生活中重演」。大疫之年,劉紹華眼中看見的不僅只是當下,而是過去與現在的糾纏,但她所看見那反覆使得混亂與苦難在災難時刻更加嚴重的「文化特質」究竟是什麼?長年見證中國傳染病防治的人類學家之眼,是否也映照出台灣社會文化的同與異?
本篇書評,作者借助《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中的反省與主題,延伸回顧台灣社會在遭遇疫情不確定性時的慌亂,作為定心丸與區隔–代稱他者的隱喻與集體慌亂相互映照,隱藏著對「見證痛苦」之倫理的迴避。以「汙名」、「隱喻」和「旁觀他人/自身之苦」這三個關鍵詞,試圖勾勒疫病所突顯,台灣社會需要面對的集體結構與文化。
文:鍾雨珊(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生)
在近年的一波波人畜共生的新興傳染病[1]逐漸改變以人為主體的社會結構與國際平衡下,公共衛生學這門特殊專業,及其所關注現代個人與社會健康維護的複雜程度與重要性不但被凸顯出來,並隨著不同立場的公眾,尖銳地暴露公共本身代表了複數的集體所具有的內在矛盾特質,並動搖了習於標準答案存在的社會邏輯。
與疫情持續進行攻防的一年半以來,從初期台灣鑑於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疫情的經驗,早於世界衛生組織以前對於新冠肺炎(Covid-19)採取更嚴格的邊境防疫措施,而在國際上獲得相對優異的防疫表現,一直到今年5月出現複合式防疫破口,並在19日由指揮中心發布全國三級緊戒的情勢下,台灣整體的社會氛圍彷彿在緊急狀態與安全穩定的光譜中,來回擺盪了數次。
不同時間點的反省與回顧,能夠使Covid-19對人類社會與全球衝擊的層次更為立體,而長年關注中國疫病的人類學家劉紹華,其去年的著作《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仍然可以在變種病毒持續誕生的後疫情時代,幫助一般大眾更為立體、也更具批判性地把握台灣社會受到疫情影響的擺盪軌跡。
借助「關鍵詞」的延伸反思
以污名、人權、公衛倫理、WHO、CDC、中醫藥、道德模範、標語、隱喻、旁觀他人之苦這十組關鍵字,劉紹華深入淺出地呈現:當社會的既有秩序受到疫病挑戰時,世界性範圍的知識補充以及中國社會面對傳染病的特殊參照。
回顧中國在疫情初期採取封鎖消息的做法,使得2020年Covid-19的疫情隨著中國春節返鄉的習俗,由地區性逐漸升級為全國性,乃至跨越國界擴散到全球的事態,其中值得反省的環節與複雜因素,劉紹華已在《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略做盤點,本文僅以書中的關鍵詞,回顧與反姓台灣社會的集體反應、隱喻的使用等現象,作為對該書的映照與延伸。
台灣社會在回應逐漸升高的緊急狀態中,曾出現過防疫用品與民生用品的搶購現象,如《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指出疫病打亂日常所引發的不確定性處境,再再牽動著集體的動能壓抑個體。疫情突如其來衝擊人類生活,帶來反常、脫序、死亡的恐怖以及對明日未知的不安,生命本質的脆弱赤裸地暴露於日常中。強烈的情境下,即使台灣政府確保防疫用品的產線與庫存,加上防疫知識的宣導配合,常民受疫情翻攪的情緒依然透過空洞的貨架反射出來。
肉眼無法檢證病毒揮之不去,即使戴上了口罩、隨時清潔雙手、遵守維持社交距離的原則,細小的病毒成為眼前巨大的集體性災難,對比個人行動的渺小,人們一時難以親身領會在兩者間的落差。囤積以衛生紙等民生用品這樣的行為,正具體荒謬地彌補個人與公共之間的空隙,「我是弱小無力的,但我仍能做些什麼」雙重地強調了危機存在於此地的現象。不安的情緒以囤積物品作為出口,回應了世人在反常事態中產生渴望行動的迫切感,該迫切正是逃避觀看自身痛苦的象徵,劉紹華在書中所強調「旁觀他人之苦」作為一種倫理行動,筆者以為人們逃避的並不只是去見證他人的痛苦,也是對於自身恐懼的忽視,而以搶購等行為來躲避不確定性,這也反映在汙名和語言的隱喻化上面。
根深蒂固的言語所帶來的文化與社會力量
劉紹華對隱喻的分析,指出其弔詭的雙重效力,既可能穩固刻板印象,也可能鬆動既有的概念和語言,創造新的連結,而當社會瀰漫著焦慮不安的情緒氛圍時,尋找替罪羔羊正是污名與隱喻準備在文化象徵中著床的時刻。許多隱藏於社會文化中的歧視,其歷史未必如同使用者想像得那般古老。愛滋病與同志族群的連結,是在20世紀特定時空背景的脈絡下,逐漸在語言中附著形成污名的現象,有時甚至是官僚的漫不經心導致。當污名一旦形成,卻根深蒂固,後續的無形傷害需要花費無法估計的成本才能夠消除,也因此作者強調:
「要想終結污名歧視的循環鏈,沒有人是局外人。」 –頁30。
也因此原先以地名作為暫時性稱謂的武漢肺炎,以及後續的各地變種病毒等[2],WHO都會公布正式名稱取代原先暫時性稱謂,就是為了避免重現過去歷史在污名中造成的傷害,同時強調人類有省思與改變作為的能力。當個人與企業在經濟層面由於Covid-19的因素而受到衝擊與影響時,一時之間,台灣各形式的媒體充斥著激烈地政治角力競逐場景,透露出台灣近代歷史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仍在演化的本土民主生態環境。
標語與隱喻的不可控:以「校正回歸」為例
如劉紹華所觀察到的,由官方或是民間自發性提出的防疫標語,參雜在大眾的情緒反應和政治競逐中,有時單純地作為宣導標語出現,例如來自網路表達警消醫護連線立場的「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I have stayed at work for you. You stay at home for us);或是被賦予防疫意義的網路迷因(internet meme)、梗(punchline)也可視為危機時期廣泛出現標語的應用延伸。
筆者特別注意到,因檢驗確診作業與通報系統的時間差使得5月22日的確診數字大幅上升[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記者會中報告,使用了統計學的regression calibration,讓「校正回歸」成了今年五月疫情升溫時蔓延在網路平台與公共爭論的敏感字彙, 原先中立工具性的翻譯字彙,當出現的時間點落於社會氛圍緊張不安的情勢下,即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釋計算校正的經緯,仍然在網路等平台的非理性渲染中,成為社會相互對立與攻訐的切口。這樣的社會現實噢集體反應,即是《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的「標語」和「隱喻」篇章中,所清晰提醒的。
在第八章「標語」 文末,劉紹華寫道:
「在危機之中,不論這些動員現象當下存在的正當性或效益如何,對於任何集體主義傾向的逆向思考,是追求民主平等與透明治理的社會中必要且須練習的反省能力」–頁192。
相對於威權國家,理想的成熟民主社會在追求透明治理的過程,能夠同時容受錯誤修正與理性的質疑,而此回Covid-19的疫症大流行正是對於所有個人與國家社會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第九章「隱喻」中,劉紹華也強調:
「由於隱喻的影響力可能無遠弗屆,因此對隱喻敏感便是對人性謹慎」–頁177。
「當現實和隱喻一旦劃上等號,兩者之間的關聯便在社會中潛移默化,慢慢深入人心,即使之後人們發現,這種對等關聯並不準確,甚至錯誤荒謬,既定的現實和隱喻對等關係,也不一定能夠移除。也就是說,隱喻可能超越現實,成為獨立且本質化的存在,深入人心」 –頁178。
筆者爬梳,在統計學中「校正」(calibration)本就是重要的概念,而針對regression calibration可以明確在1997年3月國際生物計量學期刊(International Biometric Society)由C. Y. Wang, Li Hsu, Z. D. Feng and Ross L. Prentice等人針對regression calibration的論文發表[4],可以確知當5月22日在指揮中心修正疫情逐漸升溫期間的確診誤差時,校正回歸(regression calibration)一詞非新創名詞,卻因應用的場合與時機,使得該字彙於當下乘載了超越數值修正的工具性意涵,在疫情升溫緊張感濃密的危機時分,被社會大眾賦予了獨立的象徵空間,官方使用的解釋性術語,成了乘載大眾對危機恐懼、對資訊疑惑的某種「隱喻」。
即使是在純粹的學術領域中,因模型設計等緣故使得統計數值需要校正的情況亦非少數,而校正回歸一詞引起的社會騷動,足以說明了資訊透明是公共議題的關鍵基礎,一旦人民與公部門之間產生了影響信任度的斷裂,人民的不安則可能化為各式詮釋地想像附著於其中,使得已經受到疫情干擾的局面更加地任憑文字與事件的隱喻作用而擺盪。能長久回應這種語言的增生、擴張與危險性的,恰如劉紹華所指仍須回歸民主的公開透明與公共討論。
保存集體歷史記憶與觀看苦難:當代疫病的倫理議題
在面對持續出現變種病毒的事態下,現有疫苗是否能夠成為結束疫情的解藥仍具不確定性,而各國之間也呈現複雜的區域政治平衡變化。過去的生活,從個人、工作場域、家庭、社會、經濟、政治與全球國際關係,甚或醫療廢棄物與生態環境系統。而Covid-19疫情影響的層面之廣,諸多的苦難在當前一致性話題報導下, 尚待關注的議題有可能淹沒在訊息或是面目難以辨識,相對於透過對醫療歷史的追索去回答傳染病防治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因素,劉紹華豐富的田野調查與文獻回顧經驗,使得她對於資訊時代的痕跡的轉瞬即逝更為敏感,保存歷史紀錄成了當代極為重要的倫理行動。
「在一個歷史隨時可能消失、人所面對的結構性苦難不受關注的時刻裡,旁觀已是一種艱難的倫理與情緒勞動。能夠做到旁觀和紀錄,就已是重要的生命見證」–頁201。
在重新賦予了旁觀的倫理意義,並且痛切地藉由學者長年的經驗吐露,關於苦難我們所做有限,即使是醫治者大多時候也只能旁觀。人對於苦難採取有無意識地逃避舉止,事實上在所難免,但也因此更顯得關注苦難行動的珍貴勇氣,並證成了關注本身就充滿意義。
「即使是良善正直之人,在困境中、在看見他人苦難時,也必得經歷倫理與情緒勞動的掙扎,但就是這個掙扎的必要性,讓人之所以成為良善正直之人。而未曾經歷過這個掙扎試煉的人,要如何體會乃至批判反思倫理所謂為何?」–頁202。
以個人的肉身-真實生命,去關注他人的受苦經驗,在此炙熱的倫理膠著場域裡,藉著持續地反思、質問、投入視線亦是某種程度將自身陷於不安全的情境中,「旁觀」的位置可能使得個人情緒遭遇擾動、情感受到傷害等的風險。而這樣具有風險的處境,同時也具備開創出道德與共感空間的可能處境。
台灣因海島地形天然疆域以及對於防疫初始的慎重決策,當2020年5月在Covid-19確診連續歸零情形下[5],獲得疫情在控制中的穩定情勢,與當時嚴重受到疫情衝擊的各國步調極大不同,是當時世界上少數保有接近日常狀態的安全國家, 而長期鎖國一年後依然因變種病毒與海外情勢,爆發了社區感染並且快速地從雙北擴散到全國各縣市,在這樣的危機中由原先旁觀他人的苦難,換置為處於自身苦難中的情境,《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字》的提醒在經過嚴重的疫情後更富深意。
能否在自身處於掙扎試煉中,持續地從邊緣位置進行內在省思與探問,也許是世人短暫生命中所無法避免的課題。疫情加速了社會中原先已存在的各式矛盾與尖銳議題,如果能夠在訊息大量暴露的時代依然保有對歷史的記憶,那麼從中產生新的價值判斷與回應危機的文化系統,也已然是為改變奠定了基礎。
延伸閱讀:
【專訪丁仁傑】武漢肺炎迫使我們反思「存在焦慮」與「樂觀的全球資本主義」
【倫理的極限處境】:在照顧中看見受苦的「人」(上)
【創傷與照顧 1】照顧哲學芻議—療癒性的交談與回復性的共同關懷
【創傷與照顧 2】現象學與創傷療癒遭逢之路
【政治暴力創傷】:透過口述歷史穿越社會的認同裂縫,修補被遺落的靈魂
[1] 參考新興傳染病的認識 陽明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 台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 馮長風http://www.sle.org.tw/ezcatfiles/nw19/img/img/400/6604.pdf
[2] Covid-19在全球化的傳播下,在兩年間已經展開18種以上的變種病毒在全球各地,曾經以印度變種、巴西變種等暫時性稱謂,而當對該變種病毒有穩定的瞭解後,WHO發布正式稱謂取代,如Alpha變種病毒等,以發現地做為變種病毒稱謂,有可能會再更多事實出現後與暫時性稱謂的不相符,試想當遙遠的南美洲以台北病毒作為永久性稱謂,將是作為感受?相關暫時性稱謂的新聞請參考 2021/6/8 BBC新冠疫情:印度、巴西、南非及英國的病毒變種到底是什麼? 以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變種
[3]消息來源中央社:3天前發現通報數有異 陳時中曝「校正回歸」始末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220220.aspx
[4]論文來源:https://www.jstor.org/stable/2533103?Search=yes&resultItemClick=true&searchText=regression%20calibration&searchUri=%2Faction%2FdoBasicSearch%3FQuery%3Dregression%2Bcalibration%26acc%3Doff%26wc%3Don%26fc%3Doff%26group%3Dnone%26refreqid%3Dsearch%253Ab99fd6f131dffbe28e4ed70a958c4d15%26sd%3D1980%26ed%3D1997&ab_segments=0%2FSYC-5917%2Ftest&refreqid=fastly-default%3Ab6bd98062ec2f6ddc8fd013fb5305f7e
[5] 新聞來源中央社:武漢肺炎25日零確診 連43天無本土病例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5255003.aspx?utm_source=cna.facebook&utm_medium=fanpage&utm_campaign=fbpost&fbclid=IwAR33EfKzTYIIEbOfRUCLX0rBb4kk2sgfPmj2j69F6g2XYuvJkNAlAkppLio
- 作者:劉紹華
- 出版社:春山出版
- 出版日期:2020/10/13
- ISBN:9789869949200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編輯:劉達寬
Cover photo by Adli Wahid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