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Action

【政治暴力創傷】:
透過口述歷史穿越社會的認同裂縫,修補被遺落的靈魂(下)

從歷史網眼遺落下來的人生故事,對於「關係的修補」卻是至關緊要,作為心理工作者,我們要去知道的真相,不僅僅是在於這件事情從頭到尾發生了什麼,更要設法挖掘「主體的真相」,關於這個主體的經歷,或許它從來無法被語言化、也無法傳達給對話中的對象,也經常不是國家與政府最重視的,但對心理工作者而言,這是我們必須尋找的「真相」。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政治暴力創傷】:
如果過去國家這樣對待人民,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能相信?(中)

轉型正義在制度面經常被討論的議題也包括:應如何與過去的威權體制切割和交接?台灣民主化三十多年,但在不同層次的法律、制度、行政機關運作方式,乃至思維上,有沒有跟過去做一個了斷?此外,在歷史傷痕的修復工作中,受難者和家屬的心理創傷、不同群體間的社會關係,乃至國家與人民之間關係的修復,也是轉型正義所要面對的。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政治暴力創傷】:
人類文明進步在精緻的滅絕?創傷是能夠療癒的嗎?(上)

在21世紀的今天,政治暴力真的遠離我們的生活了嗎?政治暴力與轉型正義的關係是什麼?轉型正義中創傷療癒的角度是什麼?只要挖出了真相,療癒就會發生嗎?中研院民族所、時任促轉會委員的彭仁郁老師,重新從「政治暴力」的歷史與當代意涵談起,特別點出政治暴力在精神上如何破壞人與世界的信任關係。

閱讀更多 »
文化 Culture

《一分為二》:
如何理解兩岸敵對體制的形成?(下)

「一分為二」不單單是一種思想辯證運動,更具體呈現為現實政治中的敵我對立結構。從冷戰至今,究竟海峽兩岸的敵對意識如何在不同時代脈絡下變化、發展?這種敵對意識的系譜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當代的政治形勢?「一分為二」這一概念究竟在其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血統的原罪》
東南亞華人流著中國人的血,
就要效忠中華民國、斷送自由嗎?

中華民國政府一方面為其所謂的「僑民」提供福利來吸引海外華人,另一方面嚴密控制,一旦不符期待或基於統治目的就施加迫害,毫不顧慮司法正義。杜晉軒對此提出他對「轉型正義」的建言:更徹底找出海外華人受難者,給予他們說出自己故事和補償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正名的正義,不再把非本國籍的華人強制安上「僑」的稱呼,還他們主體性。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