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克發導演應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的邀請,擔任【東南亞華人文化系列講座-東南亞華人時空觀之歷史意識】《把故事還給人民 -以馬來西亞華人影像創作為例》的第二位講者,如主持人葉先秦(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中心博後研究員)的介紹,廖克發的作品經常顯白或隱微地提及「馬共」,也就是曾經的馬來亞共產黨,但如廖克發自述,他從前並不是一個關心政治的人,是什麼觸發他開始關注「馬共」的議題,甚至拍出了一部在馬來西亞被禁播的紀錄片《不即不離》呢?
講者介紹:
廖克發 紀錄片導演,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實兆遠,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畢
葉先秦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政大華人文化主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我是在拍片的時候才更變成馬來西亞人。」——廖克發
在馬來西亞長大、到新加坡受高等教育和當老師、在台灣十多年從事影像文化工作的導演廖克發身上,我們彷彿看到他家鄉接納四面八方航海者的多元性,以及東南亞華人漂泊又自由的樣貌;而也正是拉開了距離,卻對於身分、族群有更深刻的認識。
鬼魂流連的橡膠林,阿嬤故事中消失的重要角色
這一切都要從一片神秘魔幻的「橡膠林」說起,「我人生裡面的魔術,是從那片橡膠林開始」,在以採集橡膠維生的偏僻村落,沒有電視,人們的日常就是說故事,雜貨店老闆說故事、廖克發的阿嬤也說故事:橡膠林裡有日本人的鬼魂、英國士兵的鬼魂和其他戰爭亡魂。但有一個故事是阿嬤從未親口跟他說的,逢年過節阿嬤都會要他祭拜家中一幅畫像上的年輕男子,阿嬤也時常凝視著橡膠林與小木屋之間的小路,在她的房裡永遠有一張空椅子,阿嬤隱微地說著故事:有一個特別的人,在她生命中永遠有位子。這個人是誰?阿嬤又為什麼不能明白地說?
小時候,廖克發的母親曾偷偷告訴他,那是他的祖父。祖父加入了他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馬來亞共產黨」(簡稱「馬共」。馬來亞則為馬來西亞前身),課本只說了這群所謂人是暴力的恐怖分子。但是這位在他的生命中缺席,但又隱隱迴盪的鬼魂,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為了認識祖父,他開始爬梳歷史,了解到馬共曾經是與英國殖民政府聯手抵抗日本入侵的武裝組織,曾被承諾可以成為合法政黨,但戰後沒有兌現,他們訴求著成立真正平等而非變像受殖民政府控制的獨立的馬來亞,而非無故施行暴力。
廖克發設法在祖父同一時期的前馬共成員的身上尋找祖父的身影,他們在多年的噤聲、無法向子女訴說這段故事之後的第一反應,卻是恐懼夾雜著「我的故事不值得說」。正因如此,廖克發更希望挖掘這些人的記憶,拍片前的大量研究,使他明白自己的工作並不是確認事實為何的歷史學家,而是要讓活生生的人重新被看見、讓他們把自己的故事重新找回來。即便記憶有著不準確性、也會隨時代流轉,但是在說故事中,我們更認識自己,而不只是國家賦予的身分。在這樣的意義下,廖克發說自己拍《不即不離》時更成為了馬來西亞人,「有些東西就留在我裡面」。
探觸馬來西亞緊張神經,《不即不離》遭受禁演
由於探討現在的馬來西亞不敢談論的歷史,《不即不離》遭到馬來西亞當局下令禁止公開播放。這使他對自身歷史的關注延伸到馬來西亞的電影史與電檢制度。從探討十九世紀末來到馬來半島的華人與明朝時期就已經開始定居通婚的「海峽華人」(峇峇娘惹)之間衝突的電影《新客》,牽引出廖克發祖父的身世、馬來亞的多元組成(從戲裡不同的華人族群,到戲外由本地、上海和台灣人共組的拍攝團隊)以及英國殖民時期對於「性」、「情愛」與「白人女性」在螢幕上的禁忌。
廖克發也從影像和政治之間的交錯,注意到自己的華人身分是如何在大螢幕上被呈現,如何聯繫到現實的華人處境。日殖民二戰期間,為了打壓支持中國抗日的華人,日本的宣傳片將華人描繪為暴民,而他們亟欲拉攏的馬來人,則被呈現為友善熱情;這樣的螢幕形象在戰後略有修正,但也只是成為反覆在大螢幕上出現的刻板形象——華人刻薄、斤斤計較,馬來人熱於助人;甚至各族群的裝扮和演員如出一轍,螢幕上的形象反過來又強化了現實中對自我的認知、對彼此的想像。
二戰後重回馬來亞的英國政府,一方面以武力、一方面也以思想要擊敗馬共,裝扮成「馬來亞之虎」的電影宣傳車,在電影尚不普及的年代發揮了強力作用,在整整一代人心中留下「馬共=華人」的偏見,甚至連華人自己的身分認同都產生懷疑與分裂。
當全球進入冷戰,東南亞也成為雙方陣營交鋒的前哨,出現了廣告宣傳華人要去中華民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讀書的電影、還有只能拍攝強調自由與階級變遷可能的右派電影,談論真實弱勢的電影被打入冷宮。另一方面,廖克發也注意到,曾經描繪族群融洽與性別平等的電影受到伊斯蘭化的影響如何改變;由於各族群的節目紛呈(華語、英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等)的電視台,對應現今族群分立下各自媒體自說自話的情況。
意識文化的流動與多元,把說故事的能力找回來
在創作以及歷史探索的相互交織中,有跨國移動經驗的廖克發開始對於經常被問到的身分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答案:「我想說的是,文化本身其實是一種變形蟲,我們今天很容易把文化想成是有界限的,……,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文化是在不斷的互動、衝突和不斷的糾葛下才慢慢建立的」。
他舉出馬來西亞國歌和當地著名演員 P. Ramlee 的影視作品為例,前者的曲其實是來自歐洲的情歌,有多種語言的版本;後者則是一位非常開放的創作人,經常將馬來西亞不同族群的文化內容結合成他的電影元素。廖克發也以不同地方的馬來族群經常爭論的歌謠形式:班頓(Pantun)的正統性為例,在殖民者強調特定邊界之前,整個大馬來群島(Malay Archipelago/ Nusantara)和馬來族群是以經商、航海交流來定義的,這些文化內容的形式就是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流傳與發展在地特色的,無法輕易以地域來限制。廖克發也談到,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文化身分的流動性、多元性,我們就更需要在一個已經不說故事的資訊爆炸時代,把說故事的能力找回來,就像那片橡膠林和他在電影拍攝中對家鄉與華人文化的重新認識,這也是他演講的主題「把故事還給人民」背後深刻的意涵。
延伸閱讀:馬來西亞的傳統詩歌體「班頓」,與漢傳佛教密不可分的關係
廖克發導演對於呈現生命故事的堅持以及對不同面向的歷史追溯,恰恰與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中心所關注的「歷史記憶」課題相關,以記憶鬆動穩定不變的官方歷史異曲同工;他透過讓噤聲者說出自己的故事,而得到療癒的可能,與本中心關注創傷主體的療癒不約而同。
演講後的交流,廖克發延伸到了東南亞華人從地域性的身分認同、到中國革命時期的大中華認同、再到如今在馬來西亞由於相對於土著特權的弱勢而親中的現實情況,曾經的513種族衝突陰影也在這背景下尚未過去,以及對於近來疫情下排斥羅興亞難民的「保護說vs.種族仇恨說」,恰恰反映他所訴求去說更多面向故事的迫切性,我們也期待導演繼續要說的故事。
講座資訊:【系列演講】把故事還給人民 -以馬來西亞華人影像創作為例
紀錄片《不即不離》介紹:https://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不即不離/
劇情片《波蘿蜜》介紹: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4826
撰稿:劉達寬
編輯:王瑀
攝影:余冠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