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世界的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遍。如何意識到這樣處境,跳脫對傳統的單純繼承或擺脫東方主義的制約,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成為華語社群和研究者難以迴避的問題。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要突破既有的學術限制。對東南亞華人社群的關注就是其中一條重要路徑,中心成立邁入第四年也已開展豐富的聯繫,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對這方面的跨域交流做了一番回顧,並以「反離散」和「多中心」定調目前持續發展中的新視角。
文:葉先秦(國立政治大學宗教所兼任助理教授、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交互跨越邁向多元漢學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自籌劃伊始,即持續不懈構思新漢學研究典範的建立,為歐美漢學與中國研究等傳統定義的漢學研究賦予新意。遂以「漢學人學」、「多元漢學」、「實踐漢學」、「數位漢學」為不同面向,並強調站在「全球東方」(Global East)的位置把握漢學論述的主體性,取代過往「東方學」遺緒的傳統漢學。「多元漢學」尤其看重全球各地華人與「華語語系」(Sinophone)社群的文化表達,並且避免以兩岸四地為核心,視其他區域的前述社群為向外輻射的邊陲角色,而改以「反離散」(Against Diaspora)和「多中心」(Polycentric)的視角予以理解。台灣位於東北亞和東南亞的地理樞紐,長久以來被認為屬東北亞,然而東南亞與台灣也有明顯的共時性與歷時性連結關係。在域外華人或華語社群,東南亞不僅人數眾多,也在當地社會發揮重要影響力(並非僅是刻板印象中的經濟影響力),因而不可忽視。職是之故,東南亞華人成為本中心的研究重點,並採取主客異位的研究視角,對照華人為主體(兩岸四地)與華人為少數族群(東南亞)不同社會的在地華人文化之不同發展模式。
從2018年營運初期,本中心就舉辦了首次「東南亞漢學高峰會」,廣泛邀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中文系或漢學機構研究者來台進行交流,建構初步的學術網絡。同年稍早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也前來訪問本中心,建立連結。2019年又舉辦「東南亞華人文化國際論壇」,邀請本地和來自馬來西亞、汶萊等國學者討論東南亞華人文化各項範圍的議題。同年八月組團前往馬來西亞參訪學術機構、華人社團、宗教團體,並進行田野調查。年底蔡源林副主任應邀前往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參加「回儒對話學術論壇暨馬中作家交流會」並發表論文。2021年四月,本中心又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合辦「台灣、馬來西亞東南亞華人文化學術會議」(原訂在馬來西亞舉行,因疫情關係改為線上會議),深化連結,並籌劃集結出版。藉著這些活動,也逐步縮小範圍,以馬來西亞為本中心從事東南亞華人研究的主要場域,並與當地研究華人文化的學者建立更為緊密的關係。而這些學術活動也更加確立本中心東南亞華人文化研究進行的方向。
多元文化下的我族建構
事實上,台灣或者對岸的學界在東南亞以及馬來西亞華人相關議題的研究早已行之多年,累積的學術成果可謂汗牛充棟。然而,過往的研究卻常以「海外華人」甚至「僑務」的角度理解這些華人社群,視其為邊陲,或核心地帶華人文化的延伸,欠缺互為主體的認識。這類視角,常體現於以「物傷其類」的華人本位主義看待華人在東南亞的生存境況,將當地華人與其他民族二元對立,深陷在一種因循積習而難改的華「僑」vs.「當地人」窠臼中。這樣的認知,常導致以本位主義的「排華」視角理解當地華人與其他族裔的關係,並將前者排除在「本地人」的定義範圍外。這也是清末民初一些中國的南洋旅行者對東南亞華人所採取「愛僑」、「用僑」態度的延續。
此外,也有些研究在進行田野調查時僅集中於傳統華團(在馬來西亞以董教總、華總、會館等為例),這些單位均與當地華社、華文教育有密切關係,其論述的重心及其關注明顯落在族裔文化,力求以馬來西亞社會的多元性為依歸,維護、保障華人文化、語言的存續而不致被同化。但這樣的多元文化論述往往是一套為自我保護而發的修辭,並未因主張多元而積極與友族文化交流或為其他族裔的權益發聲。這些華團往往表現出馬來西亞華人的整體性、同質性,缺少異質性,強化某種「華人」講「華語」的整體民族建構想像(這是華團、華教想打造的觀念),忽略他們多半是來自閩、粵、桂、瓊四省,其母語並非官話或普通話,說「華語」反而是二十世紀後中國民族主義影響所及造成的現象。華教組織強調「華語」是華人的根,但卻試圖壓抑本地華人原本的母語。雖然這些傳統華團是從本地脈絡出發,保護華人文化和我群生存權利,不再自視為「僑團」,然而在論述上較為欠缺公民意識,偏重民族主義觀點。
延伸閱讀:
《血統的原罪》新書講座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社群在時代沖刷下的變革與原鄉文化保存
馬來西亞華人宗教在多元宗教與族群中的發展
異質多元的華人文化
事實上,馬來西亞以及多數東南亞社會的華人年輕世代與這些傳統華團存在距離。在馬來西亞,今日有好些年輕華人活躍於公民社會,成立若干公民團體,推動公共議題的討論。這些華裔公共知識份子、社運份子甚至會選擇選擇與友族當中價值觀相似的人士連結,超越族群權益的界圍。他們的多元文化主張,不再是背後潛藏族裔論述的一套修辭,而是確實強調對不同文化的尊重,並涉及社會公義議題。他們並未否認或忽視國家對「非土著」或非馬來人制度性的不公和歧視,然而論述出發點不再是族裔本位,而是傾向以公民權、人權為論據,考慮社經、階級問題,強調為失權者、受壓迫者賦權。
若將傳統華團視為馬來西亞華人的代表,勢必會將該國整個華人群體單一化,忽略內部多元性。馬來西亞尚有許多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華人,其我群主義往往較為淡薄,有更高的國族認同,與友族來往也較為密切。另外,所謂的「土生華人」(Peranakan)也常被研究者忽略,尤其是大中華思維者,或許視之為受到涵化、華人性不足的「非正統」華人,其混雜性(hybridity)和跨文化經驗的價值未受正視。過往台灣不少學術機構都曾訪問過馬來西亞華人團體,但往往就只限定於傳統華團,以致對馬來西亞華人的認識流於片面,尤有甚者,還加劇一直以來固有的大中華或者「僑胞」、「海外華人」的刻板印象,而沒有被挑戰而帶來重探和再思。
東南亞華人文化研究新藍圖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雖然不是專門的東南亞華人研究單位,但非常重視東南亞華人或華語社群,視東南亞為研究華人文化不可忽視的區域。本中心多位研究員從創設以前就有東南亞田野經驗,以該區域的國家為研究個案,或者與當地學者有長久的人際網絡關係。兼之以前述「反離散」和「多中心」的理解,本中心透過數年來一連串的學術交流、田野調查、論文發表等過程,不斷自我探問、反思、更新對東南亞華人文化的認識。在接觸既有的傳統華團之餘,也積極接觸華人的公民團體、各宗教團體,對「華人宗教」團體的認定也不再限於佛教、道教、民間信仰,而是華人信仰的任何宗教,甚至包括在馬來西亞華人群體內邊緣化的華人穆斯林也在本中心連結的範圍。
我們試圖勾勒出東南亞華人研究的新藍圖,跳脫以往核心—邊陲思維的「海外華人」、「僑務」取徑,讓當地華人訴諸自己的主體性。尤其在今日中共開始積極透過各種管道爭取、索求各國華人的忠誠,引起部分「反離散」本土意識的反彈,東南亞華人文化研究更應擺脫過往的舊典範,強調多元、異質的主體性,並看重當地華人文化的混雜性、克里奧化(Creolization)、多元共生等特質以及其文化生產。本中心以馬來西亞華人研究為初步基礎,展望將來觸及更多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與相關研究學術群體,擴大研究議題,以求不斷調整、開啟新認知,創造新漢學研究典範。
系列文章:
【跨域交錯】「一帶一路」宣揚文明相遇 情感與文化印象正在重塑?
【跨域交錯】文化多元分立的馬來西亞 華人身分認同中的歧異與張力
延伸閱讀:
印尼客家華人女性成為穆斯林的故事
馬來西亞華裔的雙重家園和新文化符號
文化再造運動—馬來西亞沙巴之子活出自我驕傲
拜訪馬來西亞華人公民團體「群議社」系列報導
編輯:劉達寬
Cover Photo by Winel Sutanto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