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 Scene

相遇與認同
馬來西亞華人宗教在多元宗教與族群中的發展

從街屋的不同、國定假日的爭論;從佛、道傳統信仰者與參加節慶者的重疊,到華人「被喚醒」的宗教意識,種種關於宗教與華人文化認同的現象,李豐楙以「聖教觀念」、「王爺信仰的變化」、「理念移植的在地化」、「宗教群體的聯繫方式」四組「對照」,呈現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與其他華人社會的差異,帶出華人在馬來西亞社會中標示自身文化的獨特性。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穿梭時空回到十六世紀印尼,
探訪回回華人陳三才宗教之旅

今日印尼人口以穆斯林為大宗,海洋貿易史裡的伊斯蘭文化和回回華人佔據舉足輕重的角色,陳三才作為一位回回華人,如今卻被供奉在爪哇島井里汶的孔廟中,備受尊敬,他如今的形象與地位背後,顯然有著伊斯蘭教與華人傳統的交織歷史與脈絡。鄭永常教授在「東南亞華人論壇」中,爬梳這段歷史,試著敘說出陳三才的旅程與故事。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東南亞華人認同如何定義?
馬來西亞華裔的雙重家園和新文化符號

中國華人,台灣華人,或東南亞華人。他們腦海中所認同的「中華文化」是否是完全重疊的、相符?吳益婷教授探討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圖像,跟我們理解的「中華文化」有什麼樣的差異。 可以看到馬來西亞華裔青年的家國論述已經不再是以「飄洋」為核心,而轉化為「世代定居」的樣貌。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馬來西亞的傳統詩歌體「班頓」,
與漢傳佛教密不可分的關係

「班頓」是馬來西亞的傳統詩歌體,深植於各種慶典和文化中。在各式各樣的場合,「班頓」總是會被唸上幾句。「班頓」的前世今生是如何?馬來西亞歷史上,多元族群、宗教與文化彼此交互影響,華人研究鮮少關注「班頓」,但從這種傳統詩歌中,是否能發現華語文化在馬來西亞多元社會中的影響與發展,鄭文泉教授便以此角度切入來研究「班頓」。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為什麼華人要嫁給亞齊人,並改信伊斯蘭?」
—印尼客家華人女性成為穆斯林的故事

在伊斯蘭文化氛圍濃厚的印尼亞齊特別行政區,華人與當地其他族群的關係,往往有某些不能踰越的界線,華人對穆斯林也經常帶著負面印象。成為穆斯林的華人女性經常遭受親友的質疑。除了種族迷思之外,也有簡單歸因的刻板印象。蔡芬芳教授希望能深入探問:改宗是否真能解釋這些客家女性的故事?怎麼樣呈現他們的的主體意願與自主性?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社群的內涵,
時代沖刷下的變革與原鄉文化保存

以民俗為主體的馬華文化,展現了由下而上對政策的影響力,不同於東亞、越南的漢文化,是由上而下推動的政策教化。其次,這樣的文化是逆境求存,在被打壓的環境中發展,不同於另外兩者是由政府支持推廣。最後,華人出洋之時,適逢西方帝國主義擴張,華人文化同時面對西方殖民者和在地政權的挑戰,仍有所保存甚至創發出新生。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經歷文化再造運動,
馬來西亞沙巴之子活出自我驕傲

在砂拉越、沙巴等州,同時出現了地方多元主義作為前者的反動,強調「穆斯林」,「馬來人」不能當作自己的族群認同。沙巴的非穆斯林土著採取的策略是不斷的分裂出各自的族群,彷彿碎片一般,或在宗教上向基督宗教靠攏;穆斯林土著也繼續採取碎片化的方向,這樣一來,政府就沒辦法將某群人轉變為馬來人,因為他將要面對的是很多不同的族群。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