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Perspective 【書評】宗教與暴力:讀《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劉宇光教授的新作《僧黌與僧兵: 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消除了「佛教教義上拒絕暴力」這種陳規定型觀念,指出亞洲佛教徒在近現代遭逢軍國主義與國族主義時,把佛教思想實踐價值擱置一旁, 積極的投入暴力實踐,迷失在權力的霸權中。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6】迴響—對極限處境的倫理思考 本文摘錄自2019年12月16-17日由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所舉辦「創傷與照顧」研習營,以回顧並透過與來自心理學、精神分析等多元領域的與會者對話,深化對「照顧」的討論,展開「照顧哲學」與「照顧主體性」視域。以下為研習營的實務團體討論時間。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5】從劇場看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創傷與療癒 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與處境與世界各地的少數民族,有著相似命運。從歐洲人、漢人到日本帝國,乃至國民政府,多半從「有效統治」的角度看待與描繪原住民,其主體性被壓抑與剝奪。當代原住民自己的聲音逐漸能被聽見,以不同形式敘說自己的故事,劇場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劇場如何療癒群體被侵害與殖民的創傷呢?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4】重新回到文化與歷史脈絡來看政治暴力創傷 當代的暴力形式為何?極端的政治暴力事件是否導致我們只能於無意義共處?臨床心理師暨巴黎笛卡兒大學心理學院講師 Nayla Debs認為,這未必只是當代的事情,另一方面文化脈絡與歷史事件或許仍幫助我們理解創傷;而發展一種關懷/照顧的生活方式或許是更務實的回應。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3】精神分析現場 隱喻、哀悼與渡化 在演講開頭Sklar談起佛洛伊德的「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好比坐在公車上,看著車窗外出現什麼就說出來,他也採取這樣的方式呈現演講內容。組合了各種不同的題材與內容,包括藝術、宗教、文學、建築、還有身體的各種隱喻,加上臨床發現的症狀,將藝術與症狀結合講述。而他特別要強調的便是在精神分析中隱喻的運用與功能。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2】現象學與創傷療癒遭逢 更細緻的療癒與關懷 讓敘說與語言顯示出神聖性的意涵,這固然是因為議題涉及臨終或失親的受苦經驗所逼顯;但臨終與失親的處境正透顯出:常規生活所恃以為據的特定立場或理論全部不再受用,在拋擲了這些前提後,反而可讓真心朗現,以至於讓內在之詞湧現出來,而有通往神聖性的可能。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1】照顧哲學芻議—療癒性的交談與回復性的共同關懷 從宏觀角度來看,所有的「照顧」都是在照顧受苦者,但問題是人不能脫離社會存在,個人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心靈痛苦,與社會結構的扭曲有關,因此當我們談人文療癒時,必須從社會病理學的診斷回到社會結構的扭曲來思考,使個人心靈所遭受的痛苦,不僅能在個人的層次得到療癒,也能從他的痛苦反映出社會結構,並改革與重構造成痛苦的體制。 閱讀更多 »
場域 Scene 穿梭時空回到十六世紀印尼,探訪回回華人陳三才宗教之旅 今日印尼人口以穆斯林為大宗,海洋貿易史裡的伊斯蘭文化和回回華人佔據舉足輕重的角色,陳三才作為一位回回華人,如今卻被供奉在爪哇島井里汶的孔廟中,備受尊敬,他如今的形象與地位背後,顯然有著伊斯蘭教與華人傳統的交織歷史與脈絡。鄭永常教授在「東南亞華人論壇」中,爬梳這段歷史,試著敘說出陳三才的旅程與故事。 閱讀更多 »
專訪 Interview 【歷史記憶】缺口用多元填補—藍適齊談台灣歷史記憶的獨特性 從「對日抗戰」的記憶到《台北大空襲》桌遊和「台籍日本兵」的故事、從「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口號到講述白色恐怖的遊戲與電影《返校》,從「吳鳳的故事」到電影《賽德克巴萊》,台灣近幾年無論是對於歷史教育或是流行文化對過去的認識都有許多翻轉或補充,這座島嶼記憶的多元性與認同的複雜性隱隱浮現。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把故事還給人民—《不即不離》導演廖克發挖掘馬來西亞不敢談論的歷史 「我人生裡面的魔術,是從那片橡膠林開始」,偏僻村落裡人們的娛樂與日常就是說故事,廖克發的阿嬤也常跟他說各樣的故事。但有一個故事是阿嬤從未親口說的,逢年過節祭拜的年輕男子、對橡膠林中小路的凝視,房裡永遠放著的空椅子,阿嬤隱微地說著某個不能說的故事:有一個特別的人,在她生命中永遠有位子。這人是誰?為什麼不能明白地說?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