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紀念余英時】彭國翔:既有歷史又有思想的思想史 難能可貴

浙江大學彭國翔教授,特別從哲學思想的角度來回憶、評述余英時先生的畢生功成。從余英時先生在撰寫中國哲學辭條時,就能看出他細膩把握歷史中觀念演變的脈絡。更是在探究思想變遷的同時,也能細察知識人的時代背景、生活世界,由此將思想與歷史彼此交織,儒家「內聖」與「外王」的關係在其筆下躍然紙上,實屬當代罕有、不易。

閱讀更多 »
文化 Culture

【紀念余英時】陳弱水:鑽研學問深入廣博 探問人文、本質問題

臺大陳弱水教授,談余英時先生從先秦到唐朝的思想著述,特別注意到公共參與對其研究的影響,並且稱余英時先生是既具原創性又能博通跨領域的卓越學者。陳弱水細數余英時從漢代對外關係到魏晉士大夫文化,又從近代的問題回頭發掘先秦的哲學突破,乃至唐朝的經濟與宗教皆有所涉;透過探問本質,將漫長歷史的背後脈絡彼此串聯。

閱讀更多 »
文化 Culture

【紀念余英時】談余英時的治史歷程 王汎森:長期醞釀、隨時在打腹稿

2021年9月聯經舉辦的「余英時紀念論壇」,第四場次【史學家的耕耘】,王汎森院士從他親身的觀察,追憶余英時先生如何讀書、思考、寫作。如何透過「總機性」的文本,通達時代的思想脈絡。又如何從小處著手,反覆思索醞釀、在心中打下腹稿,下筆有神、書寫神速。王汎森形容余英時先生治史如同下棋「從外圍往中間慢慢包圍」。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六):信科學也信神水?巫的日常好比水電工? 宗教作為對知識體制的批判

今日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過去的人或許從不知道;過去的道理如今也可能顯得無比荒謬。回顧歷史,有時一個人身上看到彼此衝突的信念體系;有時候以為扞格的體系卻彼此安好。理解具主導性的知識體制與宗教之間關係的變化,是讓我們能重新思考、批判當前知識體制的一種切入方式。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五):跨越性別與「正常」的疆域 領導力、網路文學和前現代醫療

從對伊斯蘭世界的刻板印象、冷戰與殖民架構如何影響當代亞洲社會中的宗教、宗教師實踐中對領導力的重新探索,網路文學所再現與想像的方術又怎麼反映當代科技、批判性別分工;一路談到女性生產、身體的正常化問題。背後貫串的是宗教學的跨學科特性,如何跨越既定的疆域與分界,讓我們的理解與認識不會追丟充滿生命力的生活現場。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四):比丘尼和守貞女的故事 鬆動性別、種族與階級的本質化結構

重新以瀰漫交織看待宗教,能提供我們理解當代世界的不同視野,鬆動群體間的本質化,比如透過動物的宗教情感,我們可能跳脫人類中心,意識到信仰的其他可能。透過比丘尼、守貞女等女性群體在不同歷史脈絡中,怎麼保有自己的差異、空間與能力的故事,能進而幫助我們面對當代多元族群、性別與權力的結構不平等,走出不同的路。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三):去標籤化的同時避免標籤化 在歷史中看見歧異的能動性與身分認同

過去的人們怎麼看待占卜、方術、魔法、儀式或經典?他們都會說那是「宗教」嗎?符合哪些標準或元素,我們才會稱之為宗教?這個範圍會變動嗎?宗教和理性、知識體系的關係在歷史中不斷變動,這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有什麼關係?西方宗教模式影響當代對宗教的理解,這些模式或典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二):看見生活中的宗教 農村人眼中的天主教與漸趨多元的宗教師訓練

談到制度性宗教,可能馬上聯想到保守陳腐,然而普通信徒是怎麼看的?當代社會的宗教師與其訓練,看似與百年前隨的傳教非常不同,但其實有著理解上共同的切入點?《時差》第十二期播客從方方面面,談彌散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宗教,透過歷史去理解宗教生活化的樣貌;也從宗教師的實踐中,去看西方社會「宗教自由」面對當代尊重多元的調適。

閱讀更多 »
觀點 Perspective

【時差】宗教學(一):當代宗教學培育場景 宗教師、跨領域和歷史學

如果我不信教,宗教就與我無關了嗎?研究宗教的人都要信教、都很嚴肅嗎?宗教學研究只關心那些在教堂、廟宇跟儀式裡的人們嗎?為什麼宗教生活跟理解這個世界息息相關?《時差》第十二期播客從方方面面,談彌散在生活中,和歷史、文化、政治、社會不可分的宗教,宗教研究學者和宗教師從他們踏入相關領域的歷程談起。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轉載】林雅萍:哲學如何談病說痛?──醫療現象學的觀點

生病是怎麼回事?疾病與病痛有什麼不一樣?現代生物醫學關注生理機能的恢復,但病者心中的疑問經常是:這樣的痛苦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是我?在痛苦中,與他人、周遭世界的關係也可能不再如常。面對這樣的倫理訴求與困惑,要如何回應?林雅萍從醫療現象學的角度,談談臨床現場如何導引、同行,重新察覺與訴說痛苦,恢復病人的自主與尊嚴。

閱讀更多 »
文化 Culture

【歷史記憶】楊孟軒:追索歷史記憶的多元性 從理解邁向和解(下)

記憶為何有落差?是遺忘或隱藏?是虛構或想像?對楊孟軒來說,答案或許更加複雜,群體確實經歷過創傷,時代確實在群體中留下烙印,歷史記憶所驅動的情感與行動都有其真實性。我們惟有聆聽彼此的故事,深入歷史記憶中的細微線索,才夠有可能打開彼此理解與和解的路。研究「記憶的歷史」或許能帶我們走上這條路。

閱讀更多 »
文化 Culture

【歷史記憶】楊孟軒:在創傷記憶的裂縫裡 同理記憶建構的真實情感(上)

我們對事件或議題的歷史印象從何而來?過去的歷史怎麼能在今日依然撥動我們的心緒?如果回溯過往的真相,能為暴力與衝突帶來平反、尋求和解,那要如何接近過去,才能避免粗暴建構或流於自溺?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楊孟軒副教授,透過追索臺灣外省群體的歷史記憶變遷,挖掘集體記憶中的多元與差異,探索創傷、記憶與認同之間的關係。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