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借土養命》:支撐泰北華人的「中華文化」 從凝聚轉化到僵化衝突?
中研院院士黃樹民的新書《借土養命》,探討泰北雲南華人社群,如何藉由維持中華文化傳統,在艱苦的環境中,從武裝販毒團體轉型成為相對富足、友善土地的農業社群。然而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共存的公民社會中,可能導致僵化與世代衝突。新生代泰北華人的文化認同與道德生活的追求,已經有了更豐富的樣貌,也不能被簡單標籤化。
中研院院士黃樹民的新書《借土養命》,探討泰北雲南華人社群,如何藉由維持中華文化傳統,在艱苦的環境中,從武裝販毒團體轉型成為相對富足、友善土地的農業社群。然而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共存的公民社會中,可能導致僵化與世代衝突。新生代泰北華人的文化認同與道德生活的追求,已經有了更豐富的樣貌,也不能被簡單標籤化。
余英時的影響力為什麼能跨越西方與華語世界?曾與余英時在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共事的周質平教授,對比了余英時的兩位師長楊聯陞與錢穆。周質平認為關鍵在於余英時獲得歐美的學術認可後,又重新以中文寫作,除了能夠加揮灑自如,同時也有時代氛圍的刺激。一方面既能藉當代問題有創造性的靈感,另一方面也能回應同代人的精神探求。
浙江大學彭國翔教授,特別從哲學思想的角度來回憶、評述余英時先生的畢生功成。從余英時先生在撰寫中國哲學辭條時,就能看出他細膩把握歷史中觀念演變的脈絡。更是在探究思想變遷的同時,也能細察知識人的時代背景、生活世界,由此將思想與歷史彼此交織,儒家「內聖」與「外王」的關係在其筆下躍然紙上,實屬當代罕有、不易。
臺大陳弱水教授,談余英時先生從先秦到唐朝的思想著述,特別注意到公共參與對其研究的影響,並且稱余英時先生是既具原創性又能博通跨領域的卓越學者。陳弱水細數余英時從漢代對外關係到魏晉士大夫文化,又從近代的問題回頭發掘先秦的哲學突破,乃至唐朝的經濟與宗教皆有所涉;透過探問本質,將漫長歷史的背後脈絡彼此串聯。
2021年9月聯經舉辦的「余英時紀念論壇」,第四場次【史學家的耕耘】,王汎森院士從他親身的觀察,追憶余英時先生如何讀書、思考、寫作。如何透過「總機性」的文本,通達時代的思想脈絡。又如何從小處著手,反覆思索醞釀、在心中打下腹稿,下筆有神、書寫神速。王汎森形容余英時先生治史如同下棋「從外圍往中間慢慢包圍」。
今日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過去的人或許從不知道;過去的道理如今也可能顯得無比荒謬。回顧歷史,有時一個人身上看到彼此衝突的信念體系;有時候以為扞格的體系卻彼此安好。理解具主導性的知識體制與宗教之間關係的變化,是讓我們能重新思考、批判當前知識體制的一種切入方式。
從對伊斯蘭世界的刻板印象、冷戰與殖民架構如何影響當代亞洲社會中的宗教、宗教師實踐中對領導力的重新探索,網路文學所再現與想像的方術又怎麼反映當代科技、批判性別分工;一路談到女性生產、身體的正常化問題。背後貫串的是宗教學的跨學科特性,如何跨越既定的疆域與分界,讓我們的理解與認識不會追丟充滿生命力的生活現場。
重新以瀰漫交織看待宗教,能提供我們理解當代世界的不同視野,鬆動群體間的本質化,比如透過動物的宗教情感,我們可能跳脫人類中心,意識到信仰的其他可能。透過比丘尼、守貞女等女性群體在不同歷史脈絡中,怎麼保有自己的差異、空間與能力的故事,能進而幫助我們面對當代多元族群、性別與權力的結構不平等,走出不同的路。
過去的人們怎麼看待占卜、方術、魔法、儀式或經典?他們都會說那是「宗教」嗎?符合哪些標準或元素,我們才會稱之為宗教?這個範圍會變動嗎?宗教和理性、知識體系的關係在歷史中不斷變動,這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有什麼關係?西方宗教模式影響當代對宗教的理解,這些模式或典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談到制度性宗教,可能馬上聯想到保守陳腐,然而普通信徒是怎麼看的?當代社會的宗教師與其訓練,看似與百年前隨的傳教非常不同,但其實有著理解上共同的切入點?《時差》第十二期播客從方方面面,談彌散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宗教,透過歷史去理解宗教生活化的樣貌;也從宗教師的實踐中,去看西方社會「宗教自由」面對當代尊重多元的調適。
如果我不信教,宗教就與我無關了嗎?研究宗教的人都要信教、都很嚴肅嗎?宗教學研究只關心那些在教堂、廟宇跟儀式裡的人們嗎?為什麼宗教生活跟理解這個世界息息相關?《時差》第十二期播客從方方面面,談彌散在生活中,和歷史、文化、政治、社會不可分的宗教,宗教研究學者和宗教師從他們踏入相關領域的歷程談起。
生病是怎麼回事?疾病與病痛有什麼不一樣?現代生物醫學關注生理機能的恢復,但病者心中的疑問經常是:這樣的痛苦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是我?在痛苦中,與他人、周遭世界的關係也可能不再如常。面對這樣的倫理訴求與困惑,要如何回應?林雅萍從醫療現象學的角度,談談臨床現場如何導引、同行,重新察覺與訴說痛苦,恢復病人的自主與尊嚴。
記憶為何有落差?是遺忘或隱藏?是虛構或想像?對楊孟軒來說,答案或許更加複雜,群體確實經歷過創傷,時代確實在群體中留下烙印,歷史記憶所驅動的情感與行動都有其真實性。我們惟有聆聽彼此的故事,深入歷史記憶中的細微線索,才夠有可能打開彼此理解與和解的路。研究「記憶的歷史」或許能帶我們走上這條路。
我們對事件或議題的歷史印象從何而來?過去的歷史怎麼能在今日依然撥動我們的心緒?如果回溯過往的真相,能為暴力與衝突帶來平反、尋求和解,那要如何接近過去,才能避免粗暴建構或流於自溺?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楊孟軒副教授,透過追索臺灣外省群體的歷史記憶變遷,挖掘集體記憶中的多元與差異,探索創傷、記憶與認同之間的關係。
記憶研究需要倚賴大量文獻,食物記憶更與個人主觀身體經驗息息相關,這都加深梳理台灣飲食記憶與認同變遷的難度。潘宗億透過細究食譜,探索台灣戰後飲食文化變遷,其中一條路徑是來自中國各地的戰後移民,世代交替中看待台灣的眼光如何變化,而發展出更在地化的飲食記憶與文化認同,使台灣的飲食文化更為豐富。
「吃」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想必並不陌生。從過年「圍爐」與節慶菜餚、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再到飽含「鄉愁」的家鄉菜,生活中的大小事物與飲食息息相關。憑藉對飲食的愛好,東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潘宗億近五、六年來投入飲食文化研究領域。他發現飲食行為能建構社群認同,這與其過往關注的「歷史記憶」和「身份認同」的研究不謀而合。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於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之間,籌辦了閱讀香港學者許煜著作的一系列讀書會,並於2021年9月4日舉行了與許煜本人對話的線上工作坊。許煜出生香港,遊學歐陸,是去年剛過世的法國技術哲學大師斯蒂格勒的得意門生,他近年來出版的多本技術哲學論著引發了不少迴響,已成為備受矚目的哲學新星。
重點可能不是把台灣文學當做一個範疇論底下的學門來思考,而是去思考文學到底在台灣長成甚麼樣子、長出了甚麼專屬於台灣的特質或在地性。範疇論的思考比較像定義,我先去決定台灣是甚麼,再拿這個框架套在合適的作品;後者則是我們先看作品,等待作品告訴我們台灣可以是甚麼,因此這不是一種決定論而是一種潛在論。
並非一切書寫皆虛構,但是虛構無所不在,這是為什麼人有可以說謊、說故事跟被誤會的可能性。名實相符的書寫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我在〈見證,或文學的任務〉討論的問題,書寫最終驗證的是名實相符的不可能性,這一點也可以讓我們回頭來問:語言跟思考到底是甚麼關係?
但我們似乎從來沒想過,用來表達思想的書寫或語言跟我們的關係是甚麼。過去我們把書寫跟語言當作是表達的工作,但我們否曾經檢驗過這個工具本身的特質是甚麼?是不是有想過「書寫是甚麼」的問題?假設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一點,如何敢放心的把自己的思考交付給一個我們甚至不知道它是甚麼、也不知道能做甚麼的東西?
迪士尼漫威影業電影《尚氣與十環傳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於今夏上映,從這部描繪華裔形象有別於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劉保禧挖掘出其中跳脫中心–邊陲的「反離散」意涵,並由此延伸到更貼近當代華語社群、超越地域性的文化精神。
由於所謂的「癒」是以自省、自覺、自發(即autonomy)為立論之基礎,故稱這個引發行動並穩定立場的狀態為「批判自療」,是兩種自我與兩種他者的交遇──這裡所謂的「實踐」不只是一個人的行動,而是一整個社群合作進行的論述維護,以及促進與他者療遇的實踐。
吾土和吾民都不等於我們的文化和話語。講話的人是你我、現在、在這裡。但這不是指所有的此時此地,而是指一種經過歷練而形成的、特別講話方式。你可以照某種外來的語意稱它為「心理治療」或「諮商」,而我在經歷的過程中,只知那是一條「在療遇之中的尋語之路」。
當我們習慣於日常用語,把「社會」、「文化」都當做某個族群,甚至某個地區、國家的同義詞時,我們確實已經把那兩個語詞都實體化了。我並不反對這樣的習慣用語叫做「方便之詞」;但在更進一步的深度探討中,我建議要採用存而不論之法,把日常用語中的習慣先予以懸擱。
余英時先生年輕的時候已經覺得有這樣的責任,因為他承繼很多前人的努力、承繼中國傳統的營養。從五四運動、胡適這一輩的自由人,承繼道德跟精神的資源。所以到他那一代,他覺得有同樣的責任要將這些傳統、知識價值繼續在我們社會裡承擔發展下去。他可能會說:「這是非如此不可。因為只能夠這樣子做,沒有其他的方法」
我們如果同意余先生賦予知識人的角色,那麼如何發展一套能夠受到社會普遍認同的公共價值系統,這的確值得我們中文知識界去注意。我想照羅爾斯的想法,或者根據余先生他的一些言論與意見,知識人在今天已經不能夠再認為自己掌握了終極的真理,妄想擔任道這個傳統的觀念代言人。相反知識人應該尊重社會的多元現實,積極促進公共社會的討論。
據楊鳳崗在《宗教在當代中國》新增的「附錄」指出,三色市場論在中國大陸引起不同討論,惟部分卻具強烈意識形態批判取向。如今,中文版論文的「消失」,未嘗不是代表官方對三色市場論的正式否定及封殺。在這情況下,《宗教在當代中國》 的出版,更突顯其意義,華文讀者得以更全面了解三色市場論的理論框架,及其應用於解析中國宗教變遷的格局。
更多的社交媒體、學界和媒體都嘗試和日常生活互動,也在幫助我們尋找新的語言,新的對話可能性。如clubhouse的出現,證明大家有非常多的對話需求。但是因為過去對話的不可能,所以導致我們語言的有限。華語語系這個概念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性。或許能夠包容不同的多樣、多元和可能性,為我們提供新的希望。
對「華語語系」概念的不同定義或理解,證明了定義本身的彈性跟多樣性。華語世界內部的多樣性跟邊界的開放性,這個概念本身也不斷流動,就如同中國的概念那樣。從歷史上來看,從明清甚至是更早開始,不斷變動的邊疆已經待來定居殖民或是文化上的交互,對以漢人為中心或儒家為中心的中國歷史理解,有所鬆動,產生新的思考。
史書美提出的「華語語系」概念沿用去殖民研究的脈絡,來反思漢人與中國中心的歷史、語言、文化。這個經典定義不斷發展,在學界逐漸取代過去的「漢語」、「華文」、「中文」等用法,華語語系的概念為我們自己尋找身份帶來了可能性。也幫助我們抵抗單一和二元的論述,重置邊緣社群和它們的歷史,看到多元、流動、彼此生成的邊界和權力關係。
當代世界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與環境日益普遍。如何意識到這點來看待文化,成為華語社群和研究者難以迴避的問題。比如社會中不同群體如何理解他者與識別自我?像馬來西亞政治上定調為「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實質上情況如何?華人如何展現身分認同,如何看待其他族群?宗教與傳統習俗似乎是一個適宜的切入點,但或許又有些盲點?
中國政治與經濟的崛起,影響多元文化處境的全球華人。其他族群與文化如何對華人的理解有何變動?互動有何變化?這些都是了解政治與經濟變局中文化因素扮演何種角色,不可不探的問題。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蔡源林副主任,以馬來西亞的情況,設法捕捉當代中國因素,對伊斯蘭世界的影響,以及華人社群和穆斯林社群彼此理解上的變動。
在域外華人或華語社群,東南亞不僅人數眾多,也在當地社會發揮重要影響力(並非僅是刻板印象中的經濟影響力),因而不可忽視。職是之故,東南亞華人成為本中心的研究重點,並採取主客異位的研究視角,對照華人為主體(兩岸四地)與華人為少數族群(東南亞)不同社會的在地華人文化之不同發展模式。
「他有現代人的理念,非常清晰地區分了什麼是『政治中國』、什麼是『文化中國』,區分了什麼是『祖國』、什麼是『國家』、什麼是『政府』──『祖國』、『國家』、和『政府』是不一樣的。這樣一來,我們才可以理解他關懷的是哪一個中國,也可以理解他始終如一的中國觀。余先生一生都是學者,一個屬於世界的學者……」
「『我在哪裡大陸就在哪裡』,他的沒有鄉愁、他這位文化人為我們這些多年來帶著鄉愁尋找精神家園的人,開創了一個精神家園。另外他也一直在陪伴我們,是我們的同行者……所有在權力的邊緣,或者是這麼多年堅持堅守一些價值的人心目中,余先生就像在黑暗裡面的一顆星星……我們覺得孤獨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余先生是在那裡,他是明白的。」
「揭示隱而不宣的複雜社會邏輯,以突顯影響特定社群中人的行為、思想及語言等道德規範的文化特質」,劉紹華過去在討論中國麻風病治理時寫下的這段話,再次出現在她去年的新書《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彷彿呼應了她收錄在書中另一句話:「我曾經筆下的歷史不斷在政府與眾人的日常生活中重演」。那麼,為何痛苦如此反覆呢?
透過「物」所體現的主體性與能動性,不只是為歷史中的小人物發聲,一般的民眾為什麼需要歷史?我們為什麼要保存公共遺產?這些問題可以透過「物中記憶」的研究得到解答。一個物件可能經過不只一代人,對不同世代而言有不同功能與情感,透過物看到時代變化之餘,也會看見人們如何透過物與過去相處、和解。
通常我們通過報導、紀錄與檔案重建歷史面貌,但過去的人所遺留下來的物品,也可能讓我們接近過去活生生的人與他們的時代。2019年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辦的「歷史記憶」系列演講,邀請到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成大歷史系謝仕淵教授來分享他在博物館的田野調查與文物研究經驗,提供處理史料與重建歷史的不同可能性。
卡爾.榮格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後,經歷嚴重精神危機。但他發揮研究精神,紀錄自己的精神狀況,最終寫成知名的《紅書》,發展出獨特的理論進路,挖掘宗教、文化的心理根基,重新理解個人與集體的底層連結。這發展過程中,中國道教經典《太乙金華宗旨》與西方煉金術都對榮格的宗教心理學有所啟發。
為什麼會有回憶與敘述上的虛構?天江喜久認為記錄與記憶的落差,應該從人們的身分認同與生命處境來看,台籍日本兵在戰後的台灣社會中,關鍵的生命經歷被噤聲與抹除,強烈的情感和說出自己故事的渴望,早已與集體的記憶交錯、相融。從這樣的分析出發,天江喜久進一步反思,國家的紀念制度、歷史教育和反戰教育的改革方向。
挖掘歷史並不簡單,逝者無法向親述經歷,即便親自交談,也需要細心聆聽。而歷史的檔案資料,也並不都是一目了然,從什麼角度解讀關乎我們的當下處境。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2019年的【歷史記憶】系列演講,邀請長榮大學的天江喜久教授,從他翻譯回憶錄《再見海南島》與田野調查的經驗談起,撥開「記錄與記憶之爭」的迷霧。
汪宏倫曾提出「戰爭之框」的概念:戰爭導致的重大改變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結構與集體認知框架。比如國家透過區分「敵/我」,動員民眾投入戰爭。戰爭中 無常的暴力與偶然,也讓人們對生命和國族的意義有所質疑。共同體經常要透過歷史敘事將逝去者、戰爭災難與共同體存續連結在一起,賦予偶然悲劇更高層次意涵;同時區分敵我,也回應命運的難題。
近年的歷史教育與大眾文化中,對台灣的歷史記憶有許多翻轉與補充,這座島嶼記憶的多元性與認同的複雜性愈來愈受到注意,若要回答「我們是誰」的問題,不可避免要回顧過去。但是什麼影響了我們對過去的認識?我們歷史記憶與身分認同的框架為何?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汪宏倫以「我們能和解共生嗎?」為題,提出對台灣記憶政治的反思。
從現代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存在焦慮深植於人的處境中難以逃避。在人類社會中非常廣泛的宗教經驗,是否能對這樣的焦慮有所回應和啟發。本文從約翰.希克(John Hick)的宗教詮釋觀點,試著討論宗教消解因全球化與現代性的影響,過激或錯置纏繞人類存在焦慮問題的可能性。
現代人壽命普遍提高。長壽意味著人生要面對更多抉擇與生老病死。筆者已故的外婆壽終116歲,被確診失智症後的十數年間,關於外婆餘生的生命處境他始終存著疑惑,治療與照顧的困境也縈繞家庭不去。家人的決定造出治療境況,而決定被照顧者餘生的生活模式。本文對缺乏病人自主空間的華人倫理與現代醫療的困境做了一番反思。
齊格蒙.包曼的「液態現代性」概念,後以此來描繪人際親密關係型態的轉變,更延伸至公領域中,來說明承諾與溝通的轉變。本文從「液態現代性」與《液態之愛》的理論基礎出發,介紹液態現代性之意涵及其如何體現於公私領域的人我關係之中,並在文末與「數位利維坦」的概念連結,淺探液態現代性於當代是否還適用。
2019年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舉辦「創傷與照顧」研習營,會中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理事會歐洲代表Jonathan Sklar以「在隱喻與心身醫學中的創傷追尋」為題發表演講。演講現場翻譯及與談人北醫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守宏,以隱喻在精神分析中展開過渡空間為切入點,為我們導讀該場演講之內容。
從分析師的工作與隱喻的關係、隱喻和創傷的遮蔽與揭露,再到實際工作中共同修復隱喻的經驗作為護持的實例,在這場演講的最後,Sklar談到了音樂與詩。他從樂曲表現喪失家園的創傷、搖籃曲中的想像以及一位思覺失調者的詩,展示隱喻如何乘載潛意識,如何從中發現得以釋放創傷的裂隙。
2019年的「創傷與照顧」研習營,Jonathan Sklar以「在隱喻與心身醫學中的創傷追尋」為題發表演講,他分享了一次分析經驗,案主突然的精神症狀如何讓兩人共同震驚,他們又怎麼從案主的幻聽中的隱喻,慢慢一起工作、揭露其中的意涵,甚至借助文學、神話,從失調往修復邁進。
在「創傷與照顧」研習營的演講中, Jonathan Sklar以華沙的建築廢墟與重建隱喻心靈。數不清的碎瓦,可能被物質或精神性的補丁所遮蓋,如果不了解它的歷史,或許就只能感受到表面的愉悅。Sklar談到:在潛意識歷程的黑暗裡,表面的補丁在隱藏的同時也顯露了歷史。
2019年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舉辦「創傷與照顧」研習營,會中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理事會歐洲代表Jonathan Sklar以「在隱喻與心身醫學中的創傷追尋」為題發表演講,本文為包含演講全文。對Sklar來說,精神分析師就是要護持被分析者,透過修復語言的隱喻性,釋放創殤能量。
顏秀鸞的分享突顯陪伴與照顧的困難,相對於維持著日常時間性的世界、人們能在其中計畫未來,罕病病友及其家庭面對的處境艱難。有參與者回應說雖然秀鸞姐不見得可以用語言很清楚表達,但從她的分享已經將這樣的處境顯露出來,當有人從世界跌落,這個世界的時間仍依然不停前進,我們要怎樣在受苦的這條路上相互陪伴?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於 2019年舉辦的「創傷與照顧」系列工作坊,第二場「倫理的極限處境:從罕見疾病談世界照顧的樣態」,由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翁士恆教授、黏多醣症病友家長 · 罕見疾病基金會資深志工歐玲君與貝克式肌肉萎縮症病友家長顏秀鸞共同與談,透過罕病家屬的分享,從病理以外的觀點反思照顧倫理。
生物動力法是一種由人智學發展而來的永續農法。人智學家魯道夫・史坦勒於波蘭進行「給農耕者的那些課程」演講,其演講內容、筆記、提問與回應被編纂成冊,後以《有機與動力農法》為名出版。在化肥和工業手段普及化的背景下,以重視植物、動物以及土壤的生命,來回應、農夫失去直覺與土地的連結、唯物科學導致農業進入死胡同的處境。
作為廣吿與哲學雙修的大學生,本篇作者對資訊科技與廣告商業模式結合的當代人處境做倫理上的反思。被各大科技公司以各種方式掌握、滲透到生活中各個角落的當代人,要如何自處?為追尋商業利益使用人工智能與網路數據的界線在哪裡?在進退兩難的困境中,如何保持自我批判的可能性?
林耀盛認為人們在活動中獲得的是陪伴、共鳴、一起的經驗,病友之間能獲得締結性的支持,宗教或陪病者的伴行也對病人內心起到鎮定作用。照護現場是模糊性,是流動的狀態,人們可以回應或迎向的不是具體事物,處在實踐之中也只能透過實踐看到更多可能性,而透過自我隱沒讓他人顯現,才可能回應他人。
侯懿真心理師從「愛」的角度切入,來談人與人之間的照面、經驗與行動,愛是人與人之間的指向性關係,愛一個人如同將目光投射到對方身上,關照他、渴望與之接觸,安寧與哀傷是人們在這種指向性關係中的歷程。醫療則是透過身體這個介面跟另一個生命相遇的場域,包含了空間性與時間性,匯集了經驗,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場域中,有著他人與世界。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宋灝教授出版新書《漢學與跨文化思維》(臺北:聯經出版社,2020年),總結多年來對跨文化議題的思考。2021年1月30日,於高雄三餘書店舉辦新書座談會,同場與會者包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劉滄龍教授、國立臺南大學國文系林俊臣助理教授與中山大學中文系賴錫三教授。現場氣氛十分輕鬆、友好,趣味橫生的話語充滿整個空間。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宋灝教授出版新書《漢學與跨文化思維》,總結多年來對跨文化議題的思考。2021年1月17日於台北聯經書房舉辦新書座談會,同場邀請國立清華大學哲學所楊儒賓教授、中研院文哲所黃冠閔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林明照教授與談,討論氛圍十分熱烈,主講人、與談人以及擠滿講堂的聽眾之間,激盪出了豐富而友好的火花。
藝術讓我不斷重新被推到一個跨越不過的他異性面前,一個完全沒辦法以概念講清楚的情況。並不是非理性或者模糊,反而是一個確定的非確定性,因為藝術作品是確定的,是完全畫完的一幅畫,只是我再怎麼說,我都永遠不會把它說完。這個動態是吸引我的,我覺得在這裡,我的思想、我的思考才會動起來。
我們不能忽略這個,所以也許說台灣或中國可以給我們什麼,倒不如說它可以讓我們體驗到我們自己的處境,我們自己的構成因素多麼地複雜。我覺得甚至中國人或者台灣人,一旦他們以華語發表、書寫,他們應該更深入思考的就是這個處境的問題,要思考他們的語境是被哪些因素所組成的。
宋灝教授在台任教已逾十年,他去年出版的新書《漢學與跨文化思維》,總結多年來對跨文化議題的思考。藉此訪問宋老師,請他分享從歐洲到台灣的獨特跨文化經驗與思考。在訪問中首先可以看到,宋老師對於歐洲漢學提出了犀利的批評,這無疑密切關聯著他的跨文化思考,而對於圍繞跨文化的各種關鍵主題,比如跨文化、華語思維、臺灣、藝術之間的關係。
2021年1月23日的「重思儒家與新文化運動」工作坊。下午場次由清大哲學所的楊儒賓教授主講「第一種新文化運動」及「1949的兩場歷史巨變」。楊儒賓在主流觀點之外另闢蹊徑,開啟了另一種新文化運動的歷史線索,同時也重構出一種頗為特殊的有關兩岸關係的敘事。
2021年1月23日的「重思儒家與新文化運動」工作坊,上午的場次由紫藤廬創辦人周渝先生主講「周德偉的選擇」。該工作坊的重要源起點乃是楊儒賓在主流觀點之外另闢蹊徑,開啟了另一種新文化運動的歷史線索,同時也重構出一種頗為特殊的有關兩岸關係的敘事;而上午場次圍繞周德偉思想的討論則為這一線索,提供了前導與範例。
新儒家於上世紀在台灣,左批共產黨專制極權,右批國民黨黨國專政,提倡儒學「民主開出論」。楊儒賓教授在「儒家與當代中國」系列演講時說:「對新儒家來說,1996年中華民國實現總統普選,就是他們的一個理想實踐。」今日回顧台灣民主,筆者認為,台灣極具相互批判又強調多元包容的民主社會,實在像極了楊儒賓筆下描述的新儒家性格。
台灣本土興起強烈「反中」意識氛圍下,楊儒賓提出「儒家與當代中國」這樣的主題自是不願限於學術,而更有介入公共論述的關懷。確實早在太陽花學運隔年,台灣本土意識高漲情況下,楊儒賓就逆反潮流,推出書名引發討論的《1949禮讚》。在許多人眼中代表著台灣主體性遭受戕害,充滿恐怖記憶,國民黨政府遷台的1949年,楊儒賓為何竟提出「禮讚」的呼籲?
楊儒賓對「中華民國」的詮釋順著中國現代性而來,其中新儒學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但回顧這段思想之路,他坦承,從中學時期受到新儒家的影響提供不同於以往的一套價值理念,構成其生命的基調,而後來開始對政治的關懷,大學時代是黨外雜誌的時代,去中國化、反中國化的呼聲很高,當喜歡的思想與政治關懷之間發生矛盾,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緣於楊儒賓老師近期的出版計畫,我們特地安排採訪楊老師。訪談自始即圍繞《1949禮讚》引起高度討論的這本著作,楊儒賓老師認為台灣現代性是中國現代性的延伸這一想法,在如今台灣的政治氛圍中,論述膽大。但在訪談中發現,楊儒賓老師真正的關切,是要挖掘與建立今日台灣社會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礎,由此發展了他獨到的歷史梳理與動態的文化辯證。
台灣父母如何因應親職焦慮,形塑不同的教養策略?台大社會學系藍佩嘉教授的專書《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訪談勞工和中產家庭,現場進行觀察,探討當代父母的焦慮根源和因應策略。本篇書摘節錄此書「結論」,談到快速與不確定性的當代,滿懷焦慮掙扎的父母與子女,如何調整看待彼此的視角和互動,避免讓愛成為控制與傷害。
In his recent book Orientalisme, occidentalisme et universalisme (Paris: MA Éditions-ESKA, 2020), Jean-Yves Heurtebise, who has worked and teached in Taiwan for many years,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his own research on the topic of transcultural philosophy. His understanding of transculturality underlines the need for critical work, in order to challenge many of the prejudices which have become a solid part of several hundreds years of East and West exchanges.
今天大部分中國人似乎接受了「德國」式的民族概念,也就是民族性是由文化與語言的共同性決定;而今天許多台灣人的想法則更接近「法國」式的民族概念,也就是以政治意向性來界定民族性。由此,我們能夠理解到,如果思考乃是對抗自身的思考,那麼「去中國化」就不是一種威脅,而是拉開一段距離來思考中國文化的可能性條件。
在台灣從事研究多年的何重誼,於最近出版的法文新書總結了他的跨文化哲學研究成果,特別強調批判性工作,挑戰東西數百年交流傳統中的僵化性偏見。在訪談中我們詢問他如何界定「跨文化哲學」,並請他回答在當今台灣別具有意義的問題:跨文化哲學與傳統比較哲學哪裡不同?怎麼以非本質主義的方式重新思考文化差異?台灣的角度可以提供什麼啟發性?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為聯繫台灣本土豐富民間信仰與培育青年學術人才,於2020年6月舉辦「雲嘉南文史與宗教田野調查之旅」,培育研究生從學院內的文獻分析訓練,結合人類學觀察方法,對台灣民間信仰做出現場的觀察與整理。參與者並於10月公開發表田野調查成果。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為聯繫台灣本土豐富民間信仰與培育青年學術人才,於2020年6月舉辦「雲嘉南文史與宗教田野調查之旅」,培育研究生從學院內的文獻分析訓練,結合人類學觀察方法,對台灣民間信仰做出現場的觀察與整理。參與者並於10月公開發表田野調查成果。
台大社會系藍佩嘉教授2019年出版的《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探討台灣中產和勞工階級父母如何形塑不同的教養策略,引起諸多討論。出版皆為學術寫作,但迴響則不限於學院,藍佩嘉是如何進行公共書寫與轉譯?台灣及在美華人移民的教養模式有何種特色?華人文化與教養之間有什麼隱含的關係?且聽她在此次的專訪中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