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C-Culture Zine 致力於成為公共領域中反思「華人文化主體性」的對話媒介與橋樑,關注學術活動並轉譯推介的同時,亦期許向下深耕,讓青年學子的思想苗芽透過本平台鍛鍊與成長,因此特別開設【初苗專欄】,作為一方研究與寫作的培育園地。
文:郭芳瑜(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四年級)
存在焦慮
海德格認為人面對未來時,唯一能確定的是死亡,在人探求存有時,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虛無,焦慮(或譯成「畏」Angst, anxiety)就是人面對虛無時所產生的生命情韻;齊克果認為焦慮總是被理解為朝向自由的,焦慮是人類在面對自由所帶來的可能性時呈現的狀態,只有當人接受焦慮的洗禮才有可能免除焦慮。由此可知,存在的焦慮可能是深植於存在本身且無可避免的,在這個前提下,本文將透過宗教哲學家約翰.希克(John Hick)所撰寫的《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中幾個論點,去試著討論宗教可以如何消解因全球化與現代性的影響以過激或錯置的方式纏繞著人類的存在焦慮問題。
宗教轉向
首先希克在書中提出「宗教轉向」,他提及諸宗教各大重要事件發生的西元前800年到西元前200年為軸心時期,並依此將維持世界秩序為主的古文明宗教分作前軸心,而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各大宗教體系則為後軸心,後軸心時期人們以追求無限美好的可能性意識到終極實在,並透過對終極實在的認識改變令人不滿的現狀,對宗教的關注主要放在救贖與解脫。帶著這樣的認識,我認為可將前軸心至後軸心的宗教轉向和存在的焦慮一起思考,或許在現在這個打開手機就隨時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資訊及經驗分享的時代,無論有沒有宗教經驗的人,都很難做到像前軸心時期一樣丟棄個體超越至無限美好的圖像,為了維持秩序而投入到社會中,並沿著這個路徑將「自我中心」轉移至「實在中心」。
以希克在書中所提到古埃及人的狀態為例:
「他們抱著靜態的世界觀,沒有感覺到自身承受將他們帶往不確定未來的動態之流的纏繞,他們相信神聖秩序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是合乎規範的」[1]
從古埃及人和世界相處的方式來看,可以看出或許前軸心時期宗教相較於後軸心時期更能穩固存在的焦慮,讓個體安置,但若真如此那又為何會在後來轉移至後軸心時期的宗教呢?我想這可能是安居於神制君制之下,不免產生一些必須解決的人權問題,為了解決這些人權問題,人們進入個體從缺乏到超越進程的故事中。但是在現代科學發展的背景下,我們無可避免地會提出對超越者實在的質疑,另外還要負擔這種進程故事中個體總是得檢討過去以更新未來,導致常常不在其當下的副作用,所以我想接下來要更進一步思考的是,我們或許需要面臨再一次的轉向嗎?若真如此,那就必須更詳細地問,要如何轉向?要轉向什麼?
當代的轉向與宇宙含混性
筆者認為有關「如何轉向」的問題,應以處理我們難以擱置對實在受科學方面的懷疑為主,因為這阻礙我們在理智層次上如實地相信宗教的任何命題而毫無懷疑,筆者認為這可能要從思考希克所點出的「宇宙含混性」為方向去化解,此處宇宙的含混性是指希克在書中列舉諸多關於終極實在的論證,並點明這些論證都無法斷言宗教實在的問題,藉以指出宇宙保持著某種含混性,某些時刻請求宗教回應但在其他方面拒絕。從其著作中可以看出希克對於宇宙含混性保持正面的態度,而筆者也認為有宇宙含混性作為背景,人才有對自己存在意義的詮釋空間,這是使存有不斷變動的原因,而不斷變動的狀態或許在根本上才是更貼近實在的,如同被燃料驅動的車子因而變成可動的真實之物,筆者認為宇宙含混性所帶來的焦慮,是驅動人透過不斷變動來展現生命性質的動力而非急需化解的危機;而關於後者「轉向什麼」什麼的問題,以希克的觀點來說,或許是「此在」需意識到自己是不可知之實在中有限的個體但同時是整體,在實踐的意義上信任實在向此在開放的種種可能性。
宗教多元論與神話真理的疏導
約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論帶來的重要影響,除了使得不同宗教信仰可以並存,還使人在面對不可知或無法理解之實在本身時,仍正視宗教帶來的實踐性意義,認清在科學背景下我們不斷試圖化解宇宙的含混性,以及無法辨認真偽命題之結果,或許無助於我們跟實在做更好的連結。關於宗教的實踐性意義,可以透過希克在書中所提到的神話真理來理解:
「神話的功能是藉喚起我們適當的傾向性反應,而表達出其所指向的實踐性意義。行動的適當與否不僅與我們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有關,也與我們終極環境的實在有關,是故真正的神話是能喚起我們適當的態度和行為模式的,神話的價值是實踐性的」[2]
他在書中釐清字面真理與神話真理,並且指出:
「神話的真實性是實踐上的真實性」[3]
筆者認為神話對於無法安置在世界中的存有有引導或疏導的作用,在筆者自身接受心理諮商的經驗中,諮商的部分工作是透過事件認識自己的情緒反應從何來,以及討論在哪些事件中,或許我因為某些不合理信念而起了過激的情緒反應,進而透過釐清信念引導我在未來遇到相應的情境能做出適切的情緒反應,過去在實踐哲學課堂中有提到個案接受協助的環境和個案實際環境之間的落差經常讓個案好轉的情況又再倒退,筆者認為或許希克說的神話真理,有助於個案用故事作現實的譬喻或類比將自己帶入,並間接性地透過神話的引導對於所在的環境作出適切地情緒反應。但將照顧跟宗教信念相連,可能要先去討論判准的問題:哪些宗教教義與傳統是我們可以放心向其敞開的?哪些無法辨認真偽的信念應當以神話真理的態度去看待?以及如何引導個案理解科學背景下對於實在的不可知並不影響救贖效果?
組織一個「信仰」的現場?
因此最後筆者欲歸返到哲學系學生的身分去思考,希克在結論中提到,宗教朝多元論發展必定會造成有神論的創傷,筆者認為科技發展也可以此類比,科技不會再退步,對於全球化和現代性的批判及焦慮表現或許是我們之於時代革新不可避免的創傷,而這個時候迫切需要的或許是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和全球化、現代性甚至科技建立好的關係,若大家能更有意識地去「信仰」,那我認為宗教是一個有效且現成的工具。此時接受哲學教育者能做的,或許是要更提前意識到新時代的差異,釐清這個時代下我們正面臨或將面臨的危機有哪些,並且盡可能在多方立場的討論與合作中,向大眾還原或呈現世界已被簡化的複雜性,若要將這些工作組織成一個現場,那會是怎麼樣的現場?筆者認為這將是一個能夠延續思考並且更進一步在實務上規劃的方向。
[1] 約翰.哈伍德.希克 (2013)。《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蔡怡佳。新北市:聯經出版,頁90。
[2] 約翰.哈伍德.希克 (2013)。《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蔡怡佳。新北市:聯經出版,頁477-478。
[3] 約翰.哈伍德.希克 (2013)。《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蔡怡佳。新北市:聯經出版,頁505。
系列文章:
【初苗專欄】平衡土地生機 生物動力農法與實踐哲學
【初苗專欄】廣吿、科技與倫理同行?
【初苗專欄】承認不可控─ 再思失智症的「治療」
【初苗專欄】宗教轉向與人的存在焦慮
延伸閱讀:
【專訪丁仁傑】武漢肺炎迫使我們反思「存在焦慮」與「樂觀的全球資本主義」
【歷史記憶】我們能和解共生嗎(下):超越僵局的新共同體敘事?
【歷史記憶】記錄與記憶之爭(下):個體生命與記憶政治的和解可能?
編輯:劉達寬
Cover photo by Pablo Rebolledo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