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Perspective 【書評】宗教與暴力:讀《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劉宇光教授的新作《僧黌與僧兵: 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消除了「佛教教義上拒絕暴力」這種陳規定型觀念,指出亞洲佛教徒在近現代遭逢軍國主義與國族主義時,把佛教思想實踐價值擱置一旁, 積極的投入暴力實踐,迷失在權力的霸權中。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6】迴響—對極限處境的倫理思考 本文摘錄自2019年12月16-17日由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所舉辦「創傷與照顧」研習營,以回顧並透過與來自心理學、精神分析等多元領域的與會者對話,深化對「照顧」的討論,展開「照顧哲學」與「照顧主體性」視域。以下為研習營的實務團體討論時間。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5】從劇場看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創傷與療癒 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與處境與世界各地的少數民族,有著相似命運。從歐洲人、漢人到日本帝國,乃至國民政府,多半從「有效統治」的角度看待與描繪原住民,其主體性被壓抑與剝奪。當代原住民自己的聲音逐漸能被聽見,以不同形式敘說自己的故事,劇場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劇場如何療癒群體被侵害與殖民的創傷呢?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4】重新回到文化與歷史脈絡來看政治暴力創傷 當代的暴力形式為何?極端的政治暴力事件是否導致我們只能於無意義共處?臨床心理師暨巴黎笛卡兒大學心理學院講師 Nayla Debs認為,這未必只是當代的事情,另一方面文化脈絡與歷史事件或許仍幫助我們理解創傷;而發展一種關懷/照顧的生活方式或許是更務實的回應。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3】精神分析現場 隱喻、哀悼與渡化 在演講開頭Sklar談起佛洛伊德的「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好比坐在公車上,看著車窗外出現什麼就說出來,他也採取這樣的方式呈現演講內容。組合了各種不同的題材與內容,包括藝術、宗教、文學、建築、還有身體的各種隱喻,加上臨床發現的症狀,將藝術與症狀結合講述。而他特別要強調的便是在精神分析中隱喻的運用與功能。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2】現象學與創傷療癒遭逢 更細緻的療癒與關懷 讓敘說與語言顯示出神聖性的意涵,這固然是因為議題涉及臨終或失親的受苦經驗所逼顯;但臨終與失親的處境正透顯出:常規生活所恃以為據的特定立場或理論全部不再受用,在拋擲了這些前提後,反而可讓真心朗現,以至於讓內在之詞湧現出來,而有通往神聖性的可能。 閱讀更多 »
行動 Action 【創傷與照顧 1】照顧哲學芻議—療癒性的交談與回復性的共同關懷 從宏觀角度來看,所有的「照顧」都是在照顧受苦者,但問題是人不能脫離社會存在,個人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心靈痛苦,與社會結構的扭曲有關,因此當我們談人文療癒時,必須從社會病理學的診斷回到社會結構的扭曲來思考,使個人心靈所遭受的痛苦,不僅能在個人的層次得到療癒,也能從他的痛苦反映出社會結構,並改革與重構造成痛苦的體制。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