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借土養命》:支撐泰北華人的「中華文化」 從凝聚轉化到僵化衝突?
中研院院士黃樹民的新書《借土養命》,探討泰北雲南華人社群,如何藉由維持中華文化傳統,在艱苦的環境中,從武裝販毒團體轉型成為相對富足、友善土地的農業社群。然而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共存的公民社會中,可能導致僵化與世代衝突。新生代泰北華人的文化認同與道德生活的追求,已經有了更豐富的樣貌,也不能被簡單標籤化。
中研院院士黃樹民的新書《借土養命》,探討泰北雲南華人社群,如何藉由維持中華文化傳統,在艱苦的環境中,從武裝販毒團體轉型成為相對富足、友善土地的農業社群。然而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共存的公民社會中,可能導致僵化與世代衝突。新生代泰北華人的文化認同與道德生活的追求,已經有了更豐富的樣貌,也不能被簡單標籤化。
當代世界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與環境日益普遍。如何意識到這點來看待文化,成為華語社群和研究者難以迴避的問題。比如社會中不同群體如何理解他者與識別自我?像馬來西亞政治上定調為「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實質上情況如何?華人如何展現身分認同,如何看待其他族群?宗教與傳統習俗似乎是一個適宜的切入點,但或許又有些盲點?
中國政治與經濟的崛起,影響多元文化處境的全球華人。其他族群與文化如何對華人的理解有何變動?互動有何變化?這些都是了解政治與經濟變局中文化因素扮演何種角色,不可不探的問題。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蔡源林副主任,以馬來西亞的情況,設法捕捉當代中國因素,對伊斯蘭世界的影響,以及華人社群和穆斯林社群彼此理解上的變動。
在域外華人或華語社群,東南亞不僅人數眾多,也在當地社會發揮重要影響力(並非僅是刻板印象中的經濟影響力),因而不可忽視。職是之故,東南亞華人成為本中心的研究重點,並採取主客異位的研究視角,對照華人為主體(兩岸四地)與華人為少數族群(東南亞)不同社會的在地華人文化之不同發展模式。
卡爾.榮格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後,經歷嚴重精神危機。但他發揮研究精神,紀錄自己的精神狀況,最終寫成知名的《紅書》,發展出獨特的理論進路,挖掘宗教、文化的心理根基,重新理解個人與集體的底層連結。這發展過程中,中國道教經典《太乙金華宗旨》與西方煉金術都對榮格的宗教心理學有所啟發。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為聯繫台灣本土豐富民間信仰與培育青年學術人才,於2020年6月舉辦「雲嘉南文史與宗教田野調查之旅」,培育研究生從學院內的文獻分析訓練,結合人類學觀察方法,對台灣民間信仰做出現場的觀察與整理。參與者並於10月公開發表田野調查成果。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為聯繫台灣本土豐富民間信仰與培育青年學術人才,於2020年6月舉辦「雲嘉南文史與宗教田野調查之旅」,培育研究生從學院內的文獻分析訓練,結合人類學觀察方法,對台灣民間信仰做出現場的觀察與整理。參與者並於10月公開發表田野調查成果。
對於跨族群、宗教的交流,林奕慧觀察到,儘管近年來大馬的各社運場合中,有出現跨族群合作的現象,但無論再怎麼樣嘗試跨越,宗教問題始終是不能跨越的藩籬。西馬的宗教藩籬在歷史因素與國家政策下愈為僵固,東馬的混血社會提供了一種批判性的想像與可能性,能為當前移工、難民等問題提供答案。
中國文化或華人文化,並不是中國的政治、政權、國籍,或是漢族這樣的種族中心思維,它可以是多元的華人文化表現,因此大馬華人應在這樣一個多種族、文化的融合當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立的華人文化,即是屬於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化,而且該文化不能冠在中國漢族的頭上,才有機會發展出各種多元的面向。
群議社成立於2018年,是一個由散佈在馬來西亞全國各地的知識份子、評論家與社會運動人士所組成的公民交流與對話平台,群議社主要透過文字的力量,在網路上、媒體上積極發聲,以非民粹的觀察與批評,提倡公民對民主與善治的意識,以期達到推動馬來西亞公民社會的民主進程的目標。
從街屋的不同、國定假日的爭論;從佛、道傳統信仰者與參加節慶者的重疊,到華人「被喚醒」的宗教意識,種種關於宗教與華人文化認同的現象,李豐楙以「聖教觀念」、「王爺信仰的變化」、「理念移植的在地化」、「宗教群體的聯繫方式」四組「對照」,呈現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與其他華人社會的差異,帶出華人在馬來西亞社會中標示自身文化的獨特性。
以「地方化」和「擬人化」神像與乩童具象神明靈力的宗教儀式,在進入全球化時代、產業變遷、農村人口往都市遷徙尋求發展,原鄉宗教也被這些移民帶到都市中,神明與信徒的關係、信徒與彼此之間的關係,在神像與乩童的靈力上是否發生變化?這樣的變化跟西方新世紀宗教興起,而出現的「宗教個人化」現象是否相同呢?
民間宗教,只世俗制度的附屬產物嗎?神明力量只有複製官僚體系嗎?在信仰或概念之外,對儀式、物質實踐與靈媒的研究,能補充更豐富、自主的宗教樣貌。台大林瑋嬪教授的專書《靈力具現》,聚焦於漢人宗教靈力的兩種具象形式:恆久靜態的神像與即時動態的乩童,體現獨特的漢人「人觀」與時空關,展現獨特、自主的文化機制,以及社會關係的影響力。
今日印尼人口以穆斯林為大宗,海洋貿易史裡的伊斯蘭文化和回回華人佔據舉足輕重的角色,陳三才作為一位回回華人,如今卻被供奉在爪哇島井里汶的孔廟中,備受尊敬,他如今的形象與地位背後,顯然有著伊斯蘭教與華人傳統的交織歷史與脈絡。鄭永常教授在「東南亞華人論壇」中,爬梳這段歷史,試著敘說出陳三才的旅程與故事。
中國華人,台灣華人,或東南亞華人。他們腦海中所認同的「中華文化」是否是完全重疊的、相符?吳益婷教授探討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圖像,跟我們理解的「中華文化」有什麼樣的差異。 可以看到馬來西亞華裔青年的家國論述已經不再是以「飄洋」為核心,而轉化為「世代定居」的樣貌。
「班頓」是馬來西亞的傳統詩歌體,深植於各種慶典和文化中。在各式各樣的場合,「班頓」總是會被唸上幾句。「班頓」的前世今生是如何?馬來西亞歷史上,多元族群、宗教與文化彼此交互影響,華人研究鮮少關注「班頓」,但從這種傳統詩歌中,是否能發現華語文化在馬來西亞多元社會中的影響與發展,鄭文泉教授便以此角度切入來研究「班頓」。
基督宗教的傳播與發展於亞非、中南美洲蓬勃興盛的浪潮中,西方研究者開始將他們的眼光轉向北美與歐洲之外。然而西方研究是腳踏實地親身參與,抑或只是對異國情調的東方想像?政大華人文化主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葉先秦的新書《晚雨聖靈》,即設法呈現一個不同華語教會面貌。
在伊斯蘭文化氛圍濃厚的印尼亞齊特別行政區,華人與當地其他族群的關係,往往有某些不能踰越的界線,華人對穆斯林也經常帶著負面印象。成為穆斯林的華人女性經常遭受親友的質疑。除了種族迷思之外,也有簡單歸因的刻板印象。蔡芬芳教授希望能深入探問:改宗是否真能解釋這些客家女性的故事?怎麼樣呈現他們的的主體意願與自主性?
以民俗為主體的馬華文化,展現了由下而上對政策的影響力,不同於東亞、越南的漢文化,是由上而下推動的政策教化。其次,這樣的文化是逆境求存,在被打壓的環境中發展,不同於另外兩者是由政府支持推廣。最後,華人出洋之時,適逢西方帝國主義擴張,華人文化同時面對西方殖民者和在地政權的挑戰,仍有所保存甚至創發出新生。
在砂拉越、沙巴等州,同時出現了地方多元主義作為前者的反動,強調「穆斯林」,「馬來人」不能當作自己的族群認同。沙巴的非穆斯林土著採取的策略是不斷的分裂出各自的族群,彷彿碎片一般,或在宗教上向基督宗教靠攏;穆斯林土著也繼續採取碎片化的方向,這樣一來,政府就沒辦法將某群人轉變為馬來人,因為他將要面對的是很多不同的族群。